高一历史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内容摘要:
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相互协商” 龙的挑战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清政府: 维新派: 革命派: 农民阶级: 进行军事改革 戊戌变法 暴力推翻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中国的各阶层民众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例 2.右图是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 C.爱国将领邓世昌壮烈殉国 D.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故正确答案为 A。 义和团运动 ( 1)起因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 直接原因:外国教会猖獗, 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 2)过程: 1898—1900, 山东 —京津 例 .“打鬼烧书图”是 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②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地区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 进步性 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具有爱国性质, 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局限性 “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 对于动员和吸引部分官军参加义和团运动。高一历史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相关推荐
20世纪的大幕又一次以这样沉重的方式拉开了。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第 5年,列强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国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分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国家必须悬挂占领国的国旗,中国的心脏插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自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 —— 《 复兴之路 》 危害: 首先,条约规定的赔款本息共计白银。 其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面貌和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为何称为 “电气时代”。 1)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3)电气工业迅速发展; 4)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类进入“ 电气 时代”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 )基础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年美国 ,用于计算炮弹弹道 : 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草书 行书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魏晋成熟 , 唐代鼎盛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笔画简约 ,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 纵情,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朝张旭、怀素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始于东汉 ,西晋成熟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 頫 明朝文征明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钟繇 王羲之 2020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第
省各承担何职能。 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皇 帝 门 下 省 中书省 尚 书省 (草拟颁发诏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刑 狱 军 政 户籍、土地、赋税 主管礼仪科举等 国家的工程建设 察举后来多为世族大家垄断
代历史上的 重要历史地位 从经济上看: 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 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为新旧民主革命提供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 冲击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提供条件 4、从发展趋势看: 民族工业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以来
(2)这种政策性因素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答案: (1)关贸总协定。 (2)关贸总协定有利于解决 30年代大危机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一、美国在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中主导地位的体现 1.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 3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