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第3-4单元综合复习内容摘要:
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 范围 : 80S沿海 (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 90S内地(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 内容 : 外资、技术 → 管理,第二产业 → 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 → 文化教育领域 • 战略: 初期 “ 请进来 ” → 20C末起 “ 走出去 ”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 1992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中共 “ 十五大 ” 肯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20年底初步建立 2020中共 “ 十六大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 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 、 婚丧 、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增新节日 2. 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精神 ——。高一历史下册第3-4单元综合复习
相关推荐
用。 ) 内阁制的弊端 —— ( 宦官专权 ) 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 魏忠贤和东林党等 二、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 多虑漏泄军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 引自赵翼
么反应。 扶植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东欧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2. “ 杜鲁门主义 ” 的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 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转向公开对抗,向全球扩张。 思考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 《 回忆录 》 中说 : “ 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 考虑出发 …… 就必须关心欧 洲的复兴。 从 1948年到 1950年,共有
A勒索赔款 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 C为了商品输出 D海盗式掠夺战争 A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英国军事力量强大 √ √ 端,主要是因为 √ : : A.商业和贸易 B.农业和手工业 C.渔业和外贸 D.航海业和海军 √ √ 案是: A. 《 天朝田亩制度 》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 《 资政新篇 》 D .三民主义 : A. 《
行贸易 开封临安 海外贸易税收成国库财富重要来源 元 疏浚大运河开通海运 大都杭州 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繁荣、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大商帮 明初民间贸易,中后期重开一直不积极开展官方贸易;清初外贸陷入停顿,统一台湾后开四口通商;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只开放广州和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外贸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明朝中后期产生 (
( ) A、 31 B、 324 C、 232 D、 232 二、填空题 (每题 4 分 ,共 16 分 ) 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1,则过 A1C1 且与 BD1平行的截面面积为 ___________。 1 已知椭圆 E的离心率为 e, 两焦点为 F F2,抛物线 C以 F1为顶点, F2为焦点, P为两曲线的交点,若 12PF ePF ,则 e的值为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