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数相加得 0;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几个非零实数 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 0,积就为 0.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 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1)an 所表示的意义是 n 个 a 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 0 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 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 数法 :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 把一个数用 (1≤ < 10, n 为整数 )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网络结构 用坐标表示平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要点 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 a,b)。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横轴、纵轴、原点: 水平的数轴称 为 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 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过 P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 x 轴, y 轴上,对应的数 a,b分别叫点 P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 P(a, b)。 象限: 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 ① 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 标 0,纵坐标 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① x轴正半轴上 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② x轴负半轴上 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③ y轴正半轴上 的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④ y轴负半轴上 的点:横坐 标 0,纵坐标 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 0,纵坐标 0。 (填“ ”、“ ”或“ =” ) 点 P(a, b)到 x轴的距离 是 |b| , 到 y轴的距离 是 |a|。 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①关于 x 轴对称 的两个点, 横坐标 相等, 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②关于 y 轴对称 的两个点, 纵坐标 相等, 横坐标 互为相反数;③关于 原点对称 的两个点, 横坐标 、 纵坐标 分别互为相反数。 点 P(2, 3) 到 x 轴的距离 是 ; 到 y 轴的距离 是 ; 点 P(2, 3) 关于 x 轴对称 的点坐标为( , ); 点 P(2, 3) 关于 y 轴对称 的点坐标为 ( , )。 1如果两个点的 横坐标 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 y轴平行 、与 x轴垂直 ;如果两点的 纵坐标 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 x 轴平行 、与 y 轴垂直。 如果点 P(2, 3)、 Q(2, 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 PQ∥ y轴 , PQ⊥ x 轴 ;如果点 P(1, 2)、 Q(4, 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 PQ∥ x 轴 , PQ⊥ y 轴。 1平行于 x 轴 的直线上的点的 纵坐标 相同;平行于 y轴 的直线上的点的 横坐标 相同;在 一、三象限 角平分线上的点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 相同;在 二、四象限 角平分线上的点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 互为相反数。 如果点 P(a, b) 在 一、三象限 角平分线上,则 P 点的 横坐标与纵坐标 相同,即 a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