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训练——材料分析题全集内容摘要:
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 —— 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 请回答:结合有关背景,根据材料内容评价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表述成文,字数在 150 字左右) 参考: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1937年,侵华日军占日本陆军师团总数的 90%,即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 1942年,侵华日军仍占其陆军师团总数的 64%。 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 抗击了大部分日军,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挫败了法西斯轴心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1945 年 8 月 20 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 “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 …… 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 ” 材料 2 1945 年 10 月 13 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抗战胜利,日寇投降 …… 乃奸匪竟 …… 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 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 …… 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 ” 材料 3 1945 年 11 月 16 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 “回想这 20 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 材料 4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 …… 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 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 …… 假如我们 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 …… 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 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 …… 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 请 回答: ①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国共双方经过9—10 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10 月 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 ②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蒋介石对中共极端仇视,力图消灭。 材料 2 是当 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材料 3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共视为 “唯一的敌人 ”。 ③ 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要玩弄反革命两手。 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共,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共。 材料 4 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 “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 ④ 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 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 中有什么证据。 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 材料 4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 “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 ”。 事实上,当时美军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1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一首关于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情况的打油诗的部分内容:“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 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 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 ”(注:胡蛮指敌军将领胡宗南) 阅后回答:① 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一年。 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个解放区。 1947 年 陕甘宁解放区 ② 打油诗反映的是哪一部分 解放军的作战情况。 这部分解放军的主要将领是谁。 西北人民解放军 彭德怀、贺龙 1 阅读材料: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请回答: ① “这一战略部署 ”是指什么。 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 领导人是谁。 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刘伯承、邓小平 ② 结合材 料谈谈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1 阅读下列材料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 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 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回答: ① 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 渡江战役胜利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训练——材料分析题全集
相关推荐
4,则 ∠ C等于( ) 176。 176。 176。 176。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二、填空题:( 11~17 每 题 3 分, 18 题 4 分, 共 25 分)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DB= DC,∠ C= 700,
战役后 C.南京解放后 D.全国大陆解放后 二、配伍选择 ① 百万雄师过大江( ) A.林彪、罗荣桓 ② 三大战役( ) B.南京解放 ③ 挺进大别山( ) C.《双十协定》 ④ 重庆谈判( ) D.刘邓大军 ⑤ 辽沈战役( ) E.国民党军队主力基 本被消灭 三、读史有感 刘邓大军于 8 月 7 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8 月
0、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二 . 综合题 :(共 30 分) 1.读沿北纬 32176。 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 11 分) ( 1) A 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① 高原, ② 山脉。 ( 2) B 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③ 盆地。 ( 3) C 代表地势第
浸入水中后,测出物重为 16N,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1人往河水中行走,越往深处走,受到的浮力越 ,脚底受到的支持力越。 1把铁球分别浸没入水、酒精中,铁球在 中浮力最大。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铜、铁、铝球没入水中后, 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 力和 力的大小。 当 力大于 力时,物体上浮。 当 力小于 力时,物体下沉。 当 力等于 力时
1身高为 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 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 0. 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 2s 钟后,他 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1如图 6 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1 2020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 0 级地震。
【 】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1(威海市)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济 宁市) 下表是 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