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10)内容摘要:
NO3)2形式存在,共有 , 故未被还原的硝酸有 2= 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呢。 继续 巧解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失电子总数= (2+8)=3 mol, 故硝酸被还原成 NO共 1 mol。 结束 01:25:41 根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K+、 … Al 3+(H+) …Zn 2+ …H +、 Cu2+ 【应用】电解池反应中阴极的放电顺序如何排列。 放电(得电子)能力增强与金属活动性顺序 相反 方法 2 结束 01:25:41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随金属性增强而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相应减弱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随非金属性增强而增强, 其离子的还原性相应减弱 结束 01:25:41 已知: 5PbO2+4H++2Mn2+=5Pb2++2MnO4+2H2O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强弱。 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 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 + 弱氧化剂 A B b a 氧化性: A a 还原性: B b 氧化性: PbO2 MnO4 结束 01:25:41 判断氧化性强弱: Fe3+与 Fe2+ KMnO4与 MnO2; 还原性强弱: S S与 SO3 氧化性: Fe3+Fe2+ KMnO4MnO2 ; 还原性: S2SSO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之三 : 从元素化合价高低来判断: 一般地说 , 同一种变价元素的几种物质 , 它们的氧化能力是由高价态到低价态逐渐减弱 , 还原能力则依次逐渐增强。 ★ 特殊性:氧化、还原能力还与物质的稳定 性、温度、浓度、酸碱性等有关。 如:氧化性 HClO HClO4。 H2SO3 H2S。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10)
相关推荐
3 +2 0 2 化合价升高 5 化合价降低 4 5和 4的最小公倍数为 20 4 4 5 4 6 5 2 Cu + HNO3 Cu(NO3)2 + NO2 + H2O 0 +2 +5 +4 化合价升高 2 化合价降低 1 2和 1的最小公倍数为 2 1 1 1 2 2 2 2 [学生练习 ]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2 4 补充 2个不变价的 N原子 MnO2 + HCl MnCl2 + Cl2
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Cu+HNO3(浓 ) - Cu(NO3)2+NO2↑+H2O Cu+HNO3(稀 ) - Cu(NO3)2+NO↑+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练一练 2KMnO4+ 16HCl=2KCl+ 2MnCl2+ 5Cl2↑+ 8H2O KMnO4+ HCl ——
水反应吗 ? 实验结果 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 乙烯能够使溴水褪色 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 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键能( 348KJ/mol)的二倍,说明其中有一条碳碳键键能小,容易断裂。 我是 溴分子 实验现象: 溴水的黄色很快褪去 反应实质 乙烯分子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 C= C上,生成无色的 1, 2-二溴乙烷 CH2= CH2 + Br2 CH2Br—
根据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根据相互转变关系和性质推断物质结构; 根据反应规律推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 根据物质性质和转化关系推断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根据高聚物结构推断单体结构;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 根据有机物用途推断物质。 D的碳链没有支链 1 mol A与2 mol H2反应 浓硫酸 结构 性质 特性 结构简式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审题
二、能使 溴水褪色 的有机物包括: 烯烃、炔烃 — 加成反应。 酚类 — 取代反应 — 羟基的邻、对位。 醛 (基 )类 — 氧化反应。 有机反应及其反应类型整理 : 三、能使 酸性 KMnO4褪色 的有机物包括: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苯酚 、 醛 (基 )类 — 氧化反应。 四、与 浓硫酸 反应的有机物包括: 苯的磺化 — 作反应物 — 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