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内容摘要:
( 2) FeCl3溶液中混有 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FeCl2溶液中混有 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FeCl2溶液中混有 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根据粒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来写离子方程式。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答案 :( 1)加入过量盐酸,过滤, Fe+ 2H+ ==== Fe2+ + H2↑ ( 2)通入 Cl2, 2Fe2+ + Cl2 ==== 2Fe3+ + 2Cl- ( 3)加入过量 Fe,过滤, Fe+ 2Fe3+ ==== 3Fe2+ ( 4)加入过量 Fe,过滤, Cu2+ + Fe ==== Fe2+ + Cu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点击进入相应模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分) ,滴加 KSCN溶液后,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水即呈红色的是 ( ) A. FeO B. Fe2O3 C. FeCl3 D. Fe2(SO4)3 【 解析 】 选 A。 由题意可知, A中的 Fe2+遇 SCN- 没有颜色改变,但滴加氯水后,生成 Fe3+,溶液变为红色。 发生下列反应: FeO+2HCl ==== FeCl2+H2O, 2Fe2++ Cl2 ==== 2Fe3++2Cl- , Fe3++ 3SCN- ==== Fe(SCN)3。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2.( 2020 吉安高一检测)将 g铁粉加入 2 mol/L的 25 mL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结果是 ( ) A.溶质为氯化亚铁,铁粉有剩余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C. Fe2+和 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6∶1 D.往溶液中滴入 KSCN溶液,不显红色 【 解析 】 选 C。 由 Fe+ 2Fe3+ ==== 3Fe2+知, g铁粉( mol)仅能还原 mol Fe3+ ,还剩余 mol Fe3+ ,生成 mol Fe2+,故 C选项正确。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500 mL溶液中含 mol Fe2+、 mol Fe3+,加入 mol铁粉,待 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 Fe2+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 ) molL 1 molL 1 molL 1 molL 1 【 解析 】 选 C。 由 2Fe3++Fe ==== 3Fe2+可知,所加铁粉过 量,反应后溶液中的 n(Fe2+)= mol+ mol = mol,c(Fe2+)= = mol L1。 32 mol L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 ) + Fe3+ Cl SCN + NO3 K+ OH + Cl SO42 OH + Na+ I Cl 【 解析 】 选 B。 A中 Fe3+可与 SCN结合生成络合物 Fe(SCN)3。 C中 Fe2+不能与 OH共存,能生成 Fe( OH) 2沉淀。 D中 Fe3+不能与 I共存, Fe3+能将 I氧化。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高一化学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相关推荐
石蕊试纸变为 ______色,说明该物质是铵盐。 湿润 红 蓝 考试要求 铵盐的检验方法 :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 反应原理: ② 发生装置: ③ 收集方法: ④ 检验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固固加热型 2NH4Cl+ Ca(OH)2 2NH3 + CaCl2+ 2H2O △ 固体 固体 ⑥ 干燥 : 碱石灰 ⑤ 验满方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考试要求
二、能使 溴水褪色 的有机物包括: 烯烃、炔烃 — 加成反应。 酚类 — 取代反应 — 羟基的邻、对位。 醛 (基 )类 — 氧化反应。 有机反应及其反应类型整理 : 三、能使 酸性 KMnO4褪色 的有机物包括: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苯酚 、 醛 (基 )类 — 氧化反应。 四、与 浓硫酸 反应的有机物包括: 苯的磺化 — 作反应物 — 取代反应
根据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结构; 根据相互转变关系和性质推断物质结构; 根据反应规律推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 根据物质性质和转化关系推断反应的条件和类型; 根据高聚物结构推断单体结构;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 根据有机物用途推断物质。 D的碳链没有支链 1 mol A与2 mol H2反应 浓硫酸 结构 性质 特性 结构简式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审题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三点溶液的 pH: a> b> c B、 用湿润的 pH试纸测量 c处溶液的 pH值,比实际 pH值偏小 C、 a、 b、 c三点溶液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a> b> c D、 若在“ O”点醋酸双聚成八元环分子,则其结构为: 影响因素 ( 1)内因: ( 2)外因: 二、电离平衡 ①温度升高,有利于电离 ②浓度越稀
O NH3等 ① 试管要干燥 ② 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③ 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再局部加强热 反应装置类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固、液加热型或液、液加热型 Cl HCl等 ① 烧瓶加热时要隔石棉网 ② 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反应装置类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固、液不加热型或液、液不加热型 HCOSONO、NO2等 ① 使用长颈漏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