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摘要:

总反应: 2NaCl+ 2H2O=2NaOH+ H2↑ + Cl2↑ 把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加入阳极室;纯水(含有少量的 NaOH)加入阴极室。 通电时 ,H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 H2, Na+ 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 , OH- 不能通过离子膜 ,导出的阴极液体中含有 NaOH; Cl- 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 Cl2, 电解后的淡盐水从阳极导出 ,可用于重新配制食盐水。 2. 电镀法精炼铜 阴极:纯铜板 Cu2+ + 2e- =Cu 阳极:粗铜板 Cu- 2e- =Cu2+ 电解液: CuSO4溶液 电解过程电解液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要定期除去其中的杂质 , 阳极的杂质叫阳极泥 , 可作为提炼金 、 银等贵重金属的材料。 3. 电冶金 电解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 , 所以电解法是冶炼金属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 特别是对于冶炼像钠 、钙 、 镁 、 铝这样活泼的金属。 如电解熔融的 NaCl就是冶炼金属钠的方法 : 首先 , NaCl在高温下熔融 , 发生电离: NaCl=Na+ + Cl- 通直流电后: 阴极: 2Na+ + 2e- =2Na 阳极: 2Cl- - 2e- =Cl2↑ 某碱性燃料电池装置中盛有KOH浓溶液 , 正极均通入 O2, 电极反应则为 O2+4e- + 2H2O=4OH- ;若在负极分别通入下列可燃性气体: ① CH ② H2S、 ③ C2H4, 都能实现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根据题目信息对燃料电池的分析 A. 分别通入这三种气体 , 放电一段时间后 ,溶液的 pH都变大 B. 若在负极上通入 1 mol CH4, 完全反应共失去 8 NA个电子 C. 若在负极上通入 C2H4气体 , 则电池的总反应为 C2H4+ 3O2+ 4OH- = + 4H2O D. 若在负极上通入 H2S气体 , 则电极反应为:H2S- 6e- + 8OH- = + 5H2O 三种气体构成的电池总反应分别为: CH4+ 2O2+ 2OH- = + 3H2O;2H2S+ 3O2+ 4OH- =2 + 4H2O; C2H4+3O2+ 4OH- = + 4H2O。 三个电池都消耗OH—, 溶液的 pH都变小 , 所以 A错误;由电极反应 CH4- 8e- + 10OH- = + 7H2O可知道 1 mol CH4完全反应共失去 8 NA电子 , 所以B正确。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 燃料电池近年来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 望考生引起重视。 对电极反应 、 电池反应的表达方式 ,及其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得失 、 pH变化等要予以充分地关注和复习。 A , 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 KOH溶液中 , 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 ,其 总反应为 : 2C2H6 + 7O2 + 8KOH=4K2CO3 +10H2O,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 负极反应为 14H2O+ 7O2+ 28e- =28OH- B. 放电一段时间后 , 负极周围的 pH升高 C. 每消耗 1 mol C2H6,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 D. 放电过程中 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燃料电池 , O2都在正极发生反应。 (Westing- 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 , 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 , 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 (O2- )在其间通过。 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 其中多孔电极 a、 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O2放电的 a极为电池的负极 B. H2放电的 b极为电池的正极 C. 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 O2+ 2H2O+ 4e- =4OH- D. 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 O2=2H2O 此燃料电池用的是固体电解质 , 因此不会生成 OH-。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