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末综合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1文中“它是怎样活下来的。 ”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 ( 2 分) 1“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 ( 2 分) 1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 ( 2 分) 1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2 分) 1对于第最后一段的问题,万佛阁将会怎样回答。 请你代它回答。 ( 4 分) (二)阅读《 新知识的摇篮 —— 创造力 》, 下面文章,回答 1723 题。 ( 19 分) 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 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 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 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 这是为什么呢 ?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 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 ② □□□□ 不行, □□□□ 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 许多人读书 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 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 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③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④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⑤创造是怎样开始的 ?独立见解便是 创造的萌芽。 ⑥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 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 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 (a)“ 站到巨人的肩上 ”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 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 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 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 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 (b) 落笔无古人 ,而精神始出。 ”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 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 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 两者往往互相作用。 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 (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 加怀疑地使用 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 ,我却尝试。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末综合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正赶上 ( ) B.失期,法皆斩 法:按法律 ( )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亡:逃走 ( ) D.此教我先威众 耳 威:威吓 ( )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是 ( 用文中句子回答 )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 4.陈胜、吴广认为能使人们响应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 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22 分 ) ( 1)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乙 ] 8.结合 [甲 ][乙 ]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 (二)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 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2.你如何理解作者在 甲乙 文中所追 求的 “ 乐 ”。 ( 2分) ( 三 )阅读诗歌《雨说》 节选 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①(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是 . 也 是:这样 D. 虽千里不敢易,岂 直 . 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中 “ 以 ”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以 . 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B.而君 以 . 五十里之地存者 C. 以 .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以 . 塞忠谏之路也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 使 . 人谓安陵君曰 必能 使 .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A. 5: 3 B. 3: 5 C. 15: 4 D. 4: 15 ,它的实质是指 ( ) A.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受到的重力比棉花受到的重力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那么用它最多可以装酒精 ( ) A. 200g B. 125g C. 160g D. 250g 、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