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内容摘要:
A. 5: 3 B. 3: 5 C. 15: 4 D. 4: 15 ,它的实质是指 ( ) A.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受到的重力比棉花受到的重力大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那么用它最多可以装酒精 ( ) A. 200g B. 125g C. 160g D. 250g 、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也是空心的 C. 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 铜球是空心的,而铝球和铁球是实心的 ,分别是铜、铁、铝制成,那么其空心体积最大的是( ) A. 铜球最大 B. 铝球最大 C.。九年级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相关推荐
是 . 也 是:这样 D. 虽千里不敢易,岂 直 . 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中 “ 以 ”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以 . 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B.而君 以 . 五十里之地存者 C. 以 .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以 . 塞忠谏之路也 3.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 使 . 人谓安陵君曰 必能 使 .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2.你如何理解作者在 甲乙 文中所追 求的 “ 乐 ”。 ( 2分) ( 三 )阅读诗歌《雨说》 节选 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①(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1文中“它是怎样活下来的。 ”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 ( 2 分) 1“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 ( 2 分) 1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 ( 2 分) 1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2 分)
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 江苏省淮安市 2020) 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 (06 广东省肇庆、云浮
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3,某同学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正确的结果是 米,那么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A,毫米; B,厘米; C,微米; D,分米。 4,在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