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化学试卷内容摘要:

O H2CrO Cr(OH) H2O、 H2O2 已知该反应中 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 H2O2→ O2 (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如反应转移了 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在某一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的 H2和 的 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 B C D H2(g) + I2(g) ⇌ 2HI(g) + Q (Q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 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 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 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 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 2 中 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 I2, 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 2中 df的编号回答) (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 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 3 中画出 8分钟后 HI浓度的变化情况 五、(本题共 24分) 考生注意: 26 题为分叉题,分为 A、 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若两题均做,一律按 A 题计分。 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 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 A)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写出上述流程中 X物质的分子式。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CO2 Na2CO3 X 食盐水 循环 II 循环 I 母液 (提取副产品 ) 煅烧炉 合成氨厂 沉淀池 NH3 NH3。 (a) 增大 NH4+的浓度,使 NH4Cl 更多地析出 (b) 使 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 NaHCO3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 纯度 2( B)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 ,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 A( A下端活塞关闭)中。 ( 1) 写出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观察到 A中的现象是。 ( 3) 实验结束时,打开 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 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 ( 4) C 中盛放 CCl4的作用是。 ( 5)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 D 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 D 中加入 ,现象是。 2硫酸铁( 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 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猴,为控制水解时 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 Fe3+必须先还原为 Fe2+。 实验 步骤如下: ( 1)用 98%的硫酸配制 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a) 容量瓶 (b) 烧杯 (c) 烧瓶 ( 2)步骤 II 取样分析溶液中的 Fe2+、 Fe3+的含量,目的是。 (a) 控制溶液中 Fe2+与 Fe3+含量比 (b) 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 确定氧化 Fe2+所需 NaClO3的量 (d) 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 3)用 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NaClO3 + 3H2SO4 → 3Fe2(SO4)3 + NaCl + 3H2O 若改用 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2HNO3 + 3H2SO4 → 3Fe2(SO4)3 + NO↑ + 4H2O 已知 1mol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