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化学试卷内容摘要:
O H2CrO Cr(OH) H2O、 H2O2 已知该反应中 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 H2O2→ O2 (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如反应转移了 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在某一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的 H2和 的 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 B C D H2(g) + I2(g) ⇌ 2HI(g) + Q (Q0)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 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 v(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 K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 HI 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 2 中 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 I2, 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 2中 df的编号回答) (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 8 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 3 中画出 8分钟后 HI浓度的变化情况 五、(本题共 24分) 考生注意: 26 题为分叉题,分为 A、 B 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 若两题均做,一律按 A 题计分。 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 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 A)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写出上述流程中 X物质的分子式。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CO2 Na2CO3 X 食盐水 循环 II 循环 I 母液 (提取副产品 ) 煅烧炉 合成氨厂 沉淀池 NH3 NH3。 (a) 增大 NH4+的浓度,使 NH4Cl 更多地析出 (b) 使 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 NaHCO3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 纯度 2( B)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 ,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 A( A下端活塞关闭)中。 ( 1) 写出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观察到 A中的现象是。 ( 3) 实验结束时,打开 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 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 ,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 ( 4) C 中盛放 CCl4的作用是。 ( 5)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 D 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 D 中加入 ,现象是。 2硫酸铁( 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 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来制取聚合硫酸猴,为控制水解时 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 Fe3+必须先还原为 Fe2+。 实验 步骤如下: ( 1)用 98%的硫酸配制 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a) 容量瓶 (b) 烧杯 (c) 烧瓶 ( 2)步骤 II 取样分析溶液中的 Fe2+、 Fe3+的含量,目的是。 (a) 控制溶液中 Fe2+与 Fe3+含量比 (b) 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 确定氧化 Fe2+所需 NaClO3的量 (d) 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 3)用 NaClO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NaClO3 + 3H2SO4 → 3Fe2(SO4)3 + NaCl + 3H2O 若改用 HNO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O4 + 2HNO3 + 3H2SO4 → 3Fe2(SO4)3 + NO↑ + 4H2O 已知 1mol H。上海高三化学试卷
相关推荐
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 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 ② 苏格拉 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
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 明的时代。 恤,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 25.(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 3 分)答: (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 3 分)答: 七、作文( 60 分)(两题任选一题)
B. stars C. two stars Ⅳ . Read and choose(在括号内写上相应单词的编号): A. many B. is C. sky D. can’ t E. on ( ) 1. There __________ the big sun. ( ) 2. I __________ see the tall boy. ( ) 3. How __________ stars?
III Read and circle (圈出不同类的单词 )5’ 1. A. apple B. run C. orange 2. A. climb B. hen C. chick 3. A. swing B. swim C. panda 4. A. bear B. tiger C. table 5. A. window B. door C. banana IV Read and write
III Read and circle (圈出不同类的单词 )5’ 1. A. sweet B. biscuit C. meat D jelly 2. A. hen B. chick C. sheep D. plate 3. A. bowl B. plate C. desk D. chopsticks 4. A. wash B. towel C. soap D. toothbrush 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