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xx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ρ 甲 < ρ 乙 ,液体原先深度 h 甲 < h 乙 ,所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总 < p 乙总 ; 由于剩下部分压力相同、重力相等,而根据图中,上部体积 V 甲上 < V 乙上 , ρ 甲 < ρ 乙 ,所以G 甲上 < G 乙上 ,而题中提到 G 甲剩 =G 乙剩 ,故 G 甲总 < G 乙总 ,因此总压力也是甲小于乙,即 F 甲 < F 乙 .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 23分) 9.家用照明电路的 电压为 220 伏,当标有 “220V 40W” 字样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 安,白炽灯工作时消耗 电 能,转化成内能. 【考点】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电功的实质;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分析】 ( 1)我国家用照明电路电压为 220V; ( 2)在家庭电路中,据 P=UI计算出电流即可; ( 3)判断出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 【解答】 解:据课本知识可知,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220V,当标有 “220V 40W” 字样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据 P=UI得通 过的电流为: I= = ≈ ; 在白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内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 220; ;电. 10.用手推墙,手也受到墙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如果脚上有滑板车,人就会运动起来,这时,人有 动 能(选填 “ 动 ” 、 “ 重力势 ” 或 “ 弹性势 ” ),人从运动到静止,人的惯性 不变 (选填 “ 增大 ” 、 “ 不变 ” 或 “ 减小 ” ).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分析】 (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 2)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 3)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解答】 解:( 1)用手推墙,手也受到墙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所以运动的人具有动能; ( 3)人从运动到静止,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相互;动;不变. 11.如图所示,同时用力 F1和 F2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 C和 D,两个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若以物体 C为参照物,物体 D是 静止 的(选填 “ 运动 ” 或 “ 静止 ” );滑轮 B 可以看作省力杠杆(选填 “A” 或 “B” );若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力 F1 大于 F2(选填 “ 大于 ” 、“ 等于 ” 或 “ 小于 ” ).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 ①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再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②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 解: ① 重物 C和 D上升的过程中,两个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物体 C为参照物,物体 D是静止的; ② 滑轮 B为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因此,可以省一半的力 ;而滑轮A为定滑轮,不能省力,拉力等于物重,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F1=2F2,故 F1> F2. 故答案为:静止; B;大于. 12.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2 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若它两端的电压为 24伏,其电阻为 20 欧;若沿长度方向,将该导体截去一段后接入原电路,通过它的电流将 变大 (选填 “ 变小 ” 、 “ 不变 ” 或 “ 变大 ” ).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的大小. 【分析】 ( 1)知道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 I= 求出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大小; (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解答】 解:( 1)通过它的电流: I= = =, ∵ I= , ∴ 导体的电阻 R= = =20Ω ; ( 2)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且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 若沿长度方向,将该导体截去一段后接入原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不变时,通过它导体的电流将变大. 故答案为: ; 20;变大. 13.重为 1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 12牛、向上的压力为 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体积为 510 ﹣ 4 米 3.当物体在水底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 牛.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 ( 1)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 2)知道浮力、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 ( 3)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这个两个力的差. 【解答】 解:( 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F 向上 ﹣ F 向下 =﹣ 12N=. ( 2) ∵ F 浮 =ρ 水 gV 排 , ∴ V=V 排 = = =5 10﹣ 4m3. ( 3) F 合 =G﹣ F 浮 =10N﹣ =. 故答案为: ; 5 10﹣ 4; .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灯泡 L不亮,故障发生在电阻 R、灯 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 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原来的灯泡 L后,小灯 可能发光 (选填 “ 一定发光 ” 、 “ 一定不发光 ” 或 “ 可能发光 ” ). ② 在原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 A与灯 L位置互换后,电压表 V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R断路、 L短路 、 R断路且 L短路 (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 电路故障一般是断路或短路,根据实验现象一一分析其原因即可. 【解答】 解: ① 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断路,如果故障原因是小灯泡,换掉小灯泡,小灯会发光,如果原因是电阻 R,则换上好的灯泡还是不会发光,所以小灯可能发光; ② 在原故障电路中,电压表测 R两端电压,将电流表 A与灯 L位置互换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正常情况电压表的示数是变大的,示数不变,说明原电路故障 R断路了或灯 L短路. R 断路,与之并联的电压表 与灯 L串联,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接近电源电压;灯 L短路,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故答案为:可能发光; R断路、 L短路、 R断路且 L短路. 15.打开一瓶香水,不久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为了探究液体中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因素,某小组同学用烧杯、冷水、热水、酒精、胶头滴管和红墨水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水如图( a)、( b)所示,在两杯液体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观察到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然后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 、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如图( b) ( c)所示,同样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① 比较( a)和( b)两图可知: 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中,扩散的快慢不同 . ② 比较( b)和( c)两图可知: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 【考点】 扩散现象. 【分析】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解答】 解: ① 比较( a)和( b)两图可知:两个相 同的烧杯中酒精和水体积相同、温度相等,滴入相同的红墨水,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说明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扩散的快慢不同; ② 比较( b)和( c)两图可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说明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故答案为: ① 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扩散的快慢不同; ②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三、作图题(共 7分) 16.在图中,重为 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G. 【考点】 重力示意图. 【分析】 先画出标度,然后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