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密度和社会生活内容摘要:
水 . 设加入水的体积为 V水后能使盐水的密度达到 103 kg/m3. ρ 混 =m总 /V总 = = 103kg/m3= 解得 V水 = 103m3=500 cm3=500 mL 所以应加 500mL的水,才能使该盐水密度符合要求 . 36 m10500水水vvmm水水水vvvρm水水vm10500vk g/ 3633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7】 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装置如图 332所示,在下列各横线上填 上正确的数据,并填入正确的实验步骤: ① m2=_______ g; V=_____ cm3; m1=_______ g; ρ =_____ g/cm3; m=m1m2=__________ g. ② 以上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是 ________________. 图 332 40 CAEBD或 CBAED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8】 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 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它们的重,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 液体密度 /g/cm3 弹簧测力计系数 /N ① 通过分析此表,小丽同学发现此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如图 33 3所示,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________ 图 333 B 典型例题解析 ② 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小红同学推算出了 该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 ③ 小红同学根据小丽的发现,将实验时所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成了一个液体密度计 . 使用时,只需将小桶中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以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 密度 .请你帮她在图 334中把液体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和最大值刻度线在弹簧测力计的右边 标出,并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 图 334 103 图 335 方法小结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质量由自身情况决定,当组成物质和物体体 积确定后,物体的质量也就确定了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 、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平是测量质量的 工具,其实质是等臂杠杆 .天平使用要进行水平调节和横梁平衡调节 .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 母,如果指针偏向标尺中央红线的右侧,则两端平衡螺母都向左调 .游码读数时应以游码左 边刻度读数 .会用天平称固体、液体或微小物体的质量 .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定义公式为 ρ=m/V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主单位是 kg/m3,常用单位有g/cm3,它们之间关系为 1g/cm 3=103kg/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密度与物质自身有 关,而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无关 .根据 ρ=m/V可以测算物质 的 密度,鉴别物体是否空心,是否含有杂质 .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m=ρV和 V=m/ρ可以间接测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 课时训练。八年级物理密度和社会生活
相关推荐
3) 关于滑轮组做功问题 : 滑轮组做功问题由于综合了功 , 机械效率 , 功率 , 速度等问题 , 难度较大 . 分析此类问题要有正确的思路 , 按一定顺序逐步求解 , 不能急于求成。 建议按 “ 一二二 ” 的顺序去分析。 “ 一 ” 即一个时间,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时间和重物上升 时间相同 “ 二 ” 即两个力,指拉绳端的力 F和物体的重力 G “二 ” 即两个距离,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4128 ( ) 生形变 ( ) C A 【 例 1】 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 , 只不过省略不谈而已 ,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 例 2】 如图 413所示,将质量为 1kg的铁球用绳悬挂起来 , 做成一个钟摆 ,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铁球在摆动时所受到的 重力 . D 图 413 图 414 【 例 3】
问题: (仿照水压) U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进行实验数据记录 : 分析与论证 : 讨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U1+U2 L1 L2 + 3 15 L1 L2 + 3 15 L1 L2 + 3 15 观测对象 灯泡 L1两端的电压 U1/v 灯泡 L2两端的电压 U2/v L1和 L2串联后的总电压 U/v 测量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结论: • 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例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 ); 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的传播条件应满足两点: 第一:有声源。 第二:有介质。 三、声速: 阅读课本第 15页下方的<小资料>思考: ? ? 答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 声速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