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防堤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层结构,对地质的液化可能性、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价。 完成钻孔 5 个,标贯 29 次,原状样 5 件,扰动样 5 件,水样 1 件。 地层特征 拟建工程场地地层由第四纪全新世海相沉积物所组成。 现根据地勘资料,地层状况自上而下大致分 3 个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 ⑴淤泥泥质粉质粘土 灰褐色,局部为黄色,高压缩性,含水饱和,呈流塑状态,分布于整个场地,局部夹粉土。 该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 60kPa,为软弱地基土。 含水量稍大 于液限,孔隙比 ,压缩系数。 层底埋深 ~ ,层厚 ~。 ⑵粉质粘土 呈灰和灰黑色,属中高压缩性,含水饱和,呈流塑~软塑状态,分布于整个场地,局部夹粉土,该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 100kPa,为一般天然地基土。 含水量稍大于液限,孔隙比 ,压缩系数。 层底埋深 ~ ,层厚 ~。 ⑶粉土夹粉质粘土 深灰色,粉土稍密~中密,粉质粘土软塑~流塑状态,属中压缩性,分布普遍。 该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 110kPa,为一般天然地基土。 含水量接近液限,孔隙比 ,压缩系数。 层底埋深 ~建设工程教育网( ) 11 ,最大揭露厚度。 以上各土层详见附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附图典型钻孔柱状图。 水文地质 场区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潜水,主要是海水,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位受潮汐影响,并随季节变化。 水质为 型, PH=,矿化度很高,属咸水。 土层渗透系数 K=*104~ *104。 地质构造稳定性 ( 1) 抗震烈度 据国家地震局 1990 年发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表明:本区地震基本 烈度为Ⅶ度。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和 1975年海城地震实测资料,本区可只考虑近震影响。 ( 2)场地内应判定液化的地层为饱和的粉土夹粉质粘土③层,其粘粒含量大于 1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判定为不液化土。 ( 3)依据地区经验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的规定,综合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地质评价及结论 ( 1) 土壤力学性能评价 ①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高压缩性,高含水量 ,分布于表层,承载力 fk=60kPa,为软弱地 基土,拟建堤时应清除或采取相应措施。 ② 层粉质粘土:流塑~软塑,中高压缩性,分布普遍,承载力fk=100kPa,为一般天然地基。 ③ 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粉土稍密~中密,粉质粘土软塑~流塑,建设工程教育网( ) 12 中压缩性,分布普遍,承载力 fk=110kPa,为一般天然地基。 ( 2) 海防堤稳定性评价 海防堤是采用就地取土修筑的均质土坝。 影响其稳定因素有海浪对海防堤冲刷、堤坝的渗透变形及地震作用等,因而应进行护坡防护,并应注意堤坝的不均匀沉降影响。 ( 3)交通桥基础方案建议 根据该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建筑物规模和类型,建议拟建交通桥采用钢筋砼浅基础,以②层(粉质粘土)或③层(粉土夹粉质粘土)为基础持力层。 ( 4) 取土场条件评价 根据土的分析成果:取土场 米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粘性土、粉土:最优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取土深度为 ~ 米)其指标符合筑堤土料的指标要求。 有用层厚度按 米考虑,取土场开采储量满足规划总取土量的要求,且开采比较容易,可机械开采,运输距离较近。 对大冻土块、冰块、腐植土、杂草等应进行处理。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盘锦市 *******海防堤加固三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行 性研究阶段)》。 ( 5) 该场地地势较平坦,属中软场地土,为Ⅱ类建筑场地。 ( 6) 本区基本烈度为Ⅶ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综合判定为不液化场地。 ( 7)依据海水水质分析资料,水化学类型为 型,PH=,矿化度很高,氯离子含量达 毫克 /升,属咸水,对砼具有弱腐蚀性。 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亦具弱腐蚀性。 ( 8) 本区标准冻土深度 米。 建设工程教育网( ) 13 工程任务与规模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海防堤加固工程是在已经取得三角洲农业综 合开发建设和 *******海防堤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一新的工程项目。 完建的海防堤工程已在促进海产养殖、拉动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实践已经证明,对于一个农业大县来说,为了保障经济增长,为了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老化改造工程建设,是一条完全可行之路,因此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完全必要的是合理可行的。 必要性 建设海防堤是提高 *******防潮标准的迫切需要。 我县在低潮位的情况下,原有防潮堤顶宽 2 米,堤顶高程 米,内外边坡 1:。 但是,迎水坡因为没有防护,已经被风浪冲刷成陡坎,并且堤线曲折,防潮标准非常低。 不可能通过老防潮堤充分发挥作用。 防潮标准低下 ,一遇大潮必然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 近年潮水变化大 ,由于滨海养殖业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极好的经验和教训。 从近年潮水的趋势来分析,理论上依靠频率曲线大潮出现的机率不大,而在实际运行中,在潮水突袭时刻,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只有提高防潮标准这样才能提高 *******防潮减灾能力。 建设工程教育网( ) 14 建设海防堤加固工程是增强全县防潮的能力,减轻海潮威胁的迫切需要。 目前 ,已建成的海防堤已达 40 于公里,目前, *******目前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水稻、芦苇、水产品生产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海防堤加固工程建成后可减少自然灾害的威胁,保护辽滨苇场及荣兴乡 2 个村屯、 万多人口、 万多亩耕地、 万亩水产养殖区。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拉动地区经济腾飞,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快综合农业开发的步伐,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 因此兴建海防堤工程对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十分必要,而且越早建成就越早产生效益。 因此此 次建设 *******海防堤的目的,是和现有的防潮堤连成一线,成为我县又一个重点防洪骨干工程。 建设 *******海防堤,是树立先进县完整形象的迫切需要。 *******是我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先进大型标准灌区。 田间工程过硬,田、林、路、渠布局规范合理,田成方、林成线、渠成网,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农业水平很高。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搞种稻、种菜、养蟹三位一体高效农业和节水示范区工程,使灌区逐渐向现代生态农业方向转化。 如此高标准的田间工程受到了国家、省、市及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而海防工程的陈旧老化与 田间工程相比,显得极不协调,与其它先进农业大县相比更是逊色落后很多。 所以从此方面来看,建设 *******海防堤亦势在必行。 建设 *******海防堤,是工程老化改造,续建配套的迫切需要。 建设区内 *******海防堤运行 30 多年来,海潮破坏严重,大部分建设工程教育网( ) 15 堤坡形成险工存在不安全性。 特别是近年大潮对防潮堤损坏严重,目前海防堤带病运行,超期服役,已是到了非改造不可的程度了。 如果不对其进行彻底治理,仅是荣兴农场的 2 个村和一个农业标准园区的安全都毫无保障。 可行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 视,领导措施得力,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目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老化改造力度,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在 *******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已经形成共识。 我县是农业大县,又是直接受海潮危害,对于灌区建设问题,历届县委、县政府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高度重视,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并且严格把关,确立了“治、防”相结合的方针,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潮思路,形成了灌区建设的良循环。 因此 *******海防堤加固工程,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那么在组织方面即是取得了强有力的保证,是完全 可行的。 农民对 *******海防堤工程建设认识高,信心足,要求迫切。 近年多次大潮,特别是 2000 年以来,我县遭受物特大潮水多次,受灾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面积之大,都是历史上从来少有过的。 海防堤工程落后,使灌区农业生产受到严峻的考验,同时更使农民群众深刻体验到了 *******海防堤加固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民把海防堤加固工程视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生命线,因此投资、投劳进行海防堤加固工程改造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从此方面来看, *******海防堤加固工程,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的,是完 全必建设工程教育网( ) 16 要可行的。 *******海防堤加固工程,在技术上是有保障的,是完全必要可行的。 按照省水利厅所作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总体规划》的要求, *******海防堤加固工程是 2020 年必须上马的工程项目。 因此县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对此工作极其重视。 为了编制科技含量较高的可研报告,组织了高级工程师、水工工程师等大批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野外勘察、测量、调研工作,按着“实事求是,积极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严密科学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从此方面来看,县委、县政府领导的 精心指导,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的科学论证,为 *******海防堤加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海防堤加固工程,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 工程总需要投资 万元,可改善灌溉面积 16 万亩,亩增产水稻 40Kg,水稻价格 元 /公斤,则可年增产 640 万公斤,年增值768 万元,分摊系数取 ,则年增净效益为 万元,需两年多的时间即可收回投资。 以上是保守的分析方法,如果按种稻、种菜、养蟹三位一体种植模式去分析,则经济效益更加可观。 工程规模 *******海防堤 加固三期工程。 拟建海防堤 3850 米,工程主要由海防堤、交通桥所组成。 交通桥长 20m,桥宽为 ,每座桥分 2 跨。 桥面高程 ,渠底高程。 建设工程教育网( ) 17 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工程等别和标准 *******海防堤加固三期工程保护着荣兴乡 2 多个村屯、 万人口、 万多亩水田、 万多亩海水养殖区。 根据海防堤保护区面积和工农业生产以及对加快 *******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中对防护对象级别和防洪标准的规定:“乡村防护区人口≤ 20 万人,防护区耕地 ≤ 30 万亩,防护对象等别为四级,防洪标准为“ 10~ 20”年。 据此确定 *******海防堤工程级别为五级,挡潮标准确定为 10 年一遇。 堤线确定 拟建海防堤建设,主要思想是节省投资,提高防潮标准,对原有防潮堤进行加固和扩建,堤线也就随原堤线。 海堤建设长 3850 米。 总体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 拟建 *******海防堤加固三期工程位于 *******荣兴乡西南部,紧邻已达标的海防堤,地面高程 米 ~ 米的滨海滩涂上。 海防堤总长 3850 米,共设置了 2 座交通桥。 具体布置详见工程平面位置图。 海防堤为梯 形断面,由于当地缺少砂石料,采用就地取土填筑而成。 交通桥标准为汽 10 级,桥长为 20m,共两跨,每跨 10m,桥面宽均为 5m,桥台、桥墩为素混凝土结构,桥面、基础及墩帽采用钢筋砼结构。 建设工程教育网( ) 18 6 主要建筑物设计 海防堤工程 潮汐。 站的 10 年一遇标准的最高潮水位为 米。 潮位特征值见表 61。 表 61。 站潮位特征值表 站名 资料年限(年) 平均高潮位( m) 平均低潮位( m) 潮差( m) 最高高潮位( m) 最低低潮位( m) 平均 最大。 22 风场要素及波浪 ⑴ 风场要素 根据气象站提供的连续 36 年实测资料,经统计分析,确定对拟建海防堤最不利风向为 SSW,其最大风速为 20m/s,利用皮尔逊三型曲线进行频率分析,现将分析成果列于表 62。 表 62 陆上风速频率分析成果表 单位 m/s 重现期 30 年一遇 20 年一遇 10 年一遇 设计风速 ⑵ 波浪要素 拟建海防堤波 浪要素采用莆田试验站方法计算,重现期采用 10年,求得风区波浪要素结果列于表 63。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