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运动和相互作用内容摘要:
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体验性目标 属于经历的 :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和传播 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 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 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通过实验,探 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 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观察 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与颜料混合的而不同现象。 【 08南京 】 如图 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 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 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 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答案 :振动 线和手指 (固体 )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 08黄冈 】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 (如图 ),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传声 、音色不同 ,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 08福州 】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 ——《 逗趣 》。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 (如图 1),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 08桂林 】 如图 15所示,是小明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竖直放置(与水平面垂直) ; ( 2)选择蜡烛 A和 B的要求是: 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 ( 3)如果在图 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 则白纸板上将 没有 (填写 “ 有 ” 或 “ 没有 ” ) 蜡烛的像; ( 4)把蜡烛 B放到 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 c所示的 现象。 这说明: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 08南通 】 在用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 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 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 是使像成在 _________。 光屏的中央 (2)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 (选填“ 放大 ”或“缩小” )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 膜。 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 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 像,应将光屏 ______ (选填“ 远离 ”或“靠近” )透镜。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 成像的规 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08安徽 】 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 _______(选填“反射”或“ 折射 ”)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 08辽宁 】 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 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某手机发射的信号频率是 1800MHz,那么信号的波长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一、“运动和相互作用” 内容要求 第四节 电与磁 通过实验, 探究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通过实验, 了解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以及其受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通过实验, 探究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的条件。 知道 光是电磁波。 知道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 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结果性目标 属于了解的: 通过实验,了解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 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 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 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及其对人 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体验性目标 属于经历的: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 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 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08南宁 】 如图 3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 N极指向不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 08南京 】 图 6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 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是 【 D 】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 08烟台 】 图 6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图中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 )。 下列分析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 A. 比较图 a和 b,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B. 比较图 b和 c,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C.比较图 a和 c,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 向均无关 D.由图 d可得出结论: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是否运动无关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08盐城 】 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 s C.光波不属于电磁波 D. 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08连云港 】 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 【 】 A. 医院里,医生利用 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 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 而奔向月球 C.汽车上安装有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 驶路线和距离 D.在汶川大地。中考物理运动和相互作用
相关推荐
得反应不能很好进行甚至中止,故不能用稀 硫酸代替稀盐酸。 收集方法: CO2 溶于水、 生成碳酸 CO2密度比空气大 A B C 故选择: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把 CO2通入澄 清石灰水,看 是否变浑浊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满。 实验步骤: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 怎么往锥形瓶中 放大理石。 ) 连接装置 ( 顺序。 ) 开始反应 ( 加到锥形瓶里的液
子质量。 [重点、难点 ] 第三节 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能根据单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了解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重点、难点 ] 第四节 能正确书写化学式 , 知道化学式的含义 ,并能进行命名。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各元素质量比 、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培养定量处理事物的能力。 [新教材闪光点 ] 设计实验来验证
装置。 反之是否可行。 氢气的发生装置 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 适用于反应物有两种(固体 +液体)且不需加热 从两个方面考虑: ( 1)反应的条件。 ( 2)药品的状态。 在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发生装置 长颈漏斗 锥形瓶 双孔橡皮塞 导气管 (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 所需仪器: 在选择收集装置时应以什么为依据。 主要应以物理性质两个方面: (
4 10 8 5 20 16 6 30 24 典型例题解析 (1)分析表中实验次数 1与 2(或 2与 3,或 1与 3)或 4与 5(或 5与 6,或 4与 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 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 是 .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 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 (3)分析表中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 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