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内容摘要: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 解答这道试题,可先从分析文章的思路入手:本文围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话题,提出“科学与艺术应该交融”,“既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又要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观点。 据上分析,虽然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两者的角度和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并不重复。 ⒊ 技巧点拨  ⑴ 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构思全文的;  ⑵ 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  ⑶ 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构思技巧;  ⑷ 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各层意思、构思技巧及其效果。 (五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⒈ 考点解说 所谓 “ 内容要点 ”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的精要之处,它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某一部分的。 “ 中心意思 ” 说的是文章的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它比原来 “ 概括中心思想 ” 的范围扩大了,难度降低了。 ⒉ 高考举例 ( 2020年广东卷) 原文见前“考题复制” ⒖ 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 ( 2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 ( 2分)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 解析 】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⒊ 技巧点拨  (1) 归纳内容要点:对具体的内容要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对抽象的内容要加以阐发,是指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解释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 (2) 概括中心意思: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研究标题与文章的开头、结尾;②明确主旨语句;③综合段落大意;④联系材料背景;⑤关注文后注释。 (六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⒈ 考点解说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具体包含四层含义: ①对作者明确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章,要从中准确地找出这种观点态度(或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或喜欢什么,或厌恶什么,或提倡什么,或否定什么);②对蕴藏着包括作者观点态度在内的文章,要能够通过辨别筛选,提取作者的观点态度;③对没有明显表现作者观点态度较为复杂含蓄的文章,要能够通过分析归纳,较准确地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④准确地叙述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⒉ 高考举例 ( 2020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 ‚ 核心竞争力 ‛ ,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 ‚ 核心能力 ‛。 所谓 ‚ 核心能力 ‛ ,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 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 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 ‚ 核心能力 ‛ 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 ‚ Core Competence” 译成 ‚ 核心竞争力 ‛ 的误区所在。 人们常常说, ‚ 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 , ‚ 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在这里, ‚ 核心竞争力 ‛ 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 ‚ 渠道 ‛ 、 ‚ 劳动力资源 ‛ 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 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 ,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 ‚ 竞争力 ‛ 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 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 ‚ 诅咒 ‛。 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 ‚ 石油的诅咒 ‛ 的说法。 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 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 ‚ 诅咒 ‛ 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 ‚ 核心能力 ‛ 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 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 ‚ 被诅咒的命运 ‛。 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 ‚ 核心能力 ‛ ,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 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 这就是 ‚ 核心能力的诅咒 ‛。 (取材于吴伯凡 《 “核心竞争力 ” :福音与诅咒 》 ) ⒘ 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 “ 福音 ” ,却也可能是 “ 诅咒 ”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___ 【 答案 】 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即“福音”),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因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即“诅咒”)。 意思对即可。 【 解析 】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并准确概括的能力。 第 4段说“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 此句话有两个要点:前一半讲的是“福音”,后一半讲的就是“诅咒”。 “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讲的是应变能力。 ⒊ 技巧点拨  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  跳出文章,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 舍本逐末,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 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  此外,论述类文章还要特别注意论证材料,特别是正反的事实材料,其中往往蕴含了作者的好恶感情。 二、失误案例剖析 ( 2020年广州一模) “ 国学 ” 谈 连博 ‚ 国学 ‛ 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 以 《 四库全书 》 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 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 ‚ 汉学 ‛。 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 ?舒芜先生在 《 “国学 ‛ 质疑 》 中说: ‚ 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 ‘ 国学 ’‛ 啊。 ‛ 其实土耳其 ‚ 国学 ‛ 还是有的,所谓 ‚ 突厥学 ‛ 是也。 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 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 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 ?恐怕很难。 科学哲学家库恩 (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 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 ?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 ?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 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 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 ‚ 发现老子 ‛ 、 ‚ 论语新解 ‛ 等‚ 重大突破 ‛ 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 ‚ 伪学 ‛ ,只能反对。 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 ?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 ‚ 事功之学 ‛ ,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 ‚ 中国有一部 《 流沙坠简 》 ,印了将有十年了。 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 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 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 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 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选自 2020年 8月 1日 《 文汇报 》 ,有删改 ) 1.不能体现 “ 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 ” 这一说法的两项是( )( )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 “ 国学 ” 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B.土耳其 “ 国学 ” 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E.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 【 答案 】 BE 【 剖析 】 “任何理论或学说 …… 的范式基础上 ” 一句是要说明,任何理论或学说的理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而东、西方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很多东方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归并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 B项用以反驳“ 从来没有听说 …… 自称过他们的 ‘ 国学 ”’ 的观点,与题干句的观点无关。 E项说明的是 “ 不能把国学局限为儒学 ” ,同样与题干句观点无关。 A项因为东方国家的 “ 国学 ” 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 “ 假设范式 ” ,无法纳入西方文化的体系中,所以要设立 “ 专门课程 ”。 C项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 “ 假设范式 ” ,因此 “ 很难归并到西方文明体系中 ”。 D项与 C项同理。 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 )( ) A. “ 国学 ” 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 子、文学。 B.从清末到现今, “ 国学 ” 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