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i卷word版内容摘要:

较,据此我们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基础很薄弱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胃进 6 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 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33.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射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4. 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 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亿美元; 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 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 10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 8 分) (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 7 分) 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 =科学技术 x(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 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 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 ,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6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 9 分) 46.(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与实践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 .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 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1937 年 9 月 23 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中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