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五、指导书写,布置练习。 指导书写,完成文后习题 2。 抄写习题 3 中的词语 No: 0 课题: 2灰椋鸟 教学本课用 2 课时 此教案为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至 5 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二段。 默读本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讨论:灰椋鸟开始归林 —— 归林时 —— 归林后的情景。 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是什么样的心情。 (惊喜)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 (忽然、翘首遥望) 指名读,读出“我” 和同伴惊喜的心情。 出示课文第 4 自然段。 ( 1)默读思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这顺序体现在哪些词上。 ( “一开始” “几分钟”。 “一小群一小群” “先回来的鸟”„„) ( 2)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 ( 3)写“大部队”时,作者用哪个词,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气势。 “排空而至”。 是什么意思。 用“ —— ”画出描写的句子。 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 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用“ ~~~”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 1)指名读。 个性化调整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第四、第五自然段,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场景,教学中学生渐入佳境,读得也越来越好。 ( 2)“树林内外,„„俱乐部。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 “惊涛拍打岸滩”呢。 最后指名读,展开想象,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指导背诵第二段。 二、讲读第三段。 指名读第三段,思考:(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出示“我”的感想:鸟是人类的朋友„„的壮观场面呢。 (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 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 2)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 3)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写几则保护益鸟的公益用语。 在进行第三段的教学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临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才让我们观赏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No: 0 课题: 2水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 描述。 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本课用 2 课时 此教案为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 一、研究文章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 “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 而这篇课文又是写“水”的什么。 浏览课文,交流:本文写人们珍惜水而表现了水的珍贵。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 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学习第一段。 个性化调整 ( 1)“珍惜”是什么意思。 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 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学习第二段。 (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 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 ”(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 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 为什么会这样呢。 ) ( 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 5)朗读体会。 四、小结 No: 00 课题: 2水 教学本课用 2 课时 此教案为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课文具体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生动的描述。 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 这种写的好处。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你从哪里地方感受到这儿的“苦”。 交流。 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 ①齐读这句子。 ②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默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事。 用“▲”标出第四自然段中妈妈的动作。 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 么。 思考:如果你是四兄弟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你能读一读吗。 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写的是什么:是写妈。20xx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4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 计算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 ( 1)根据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 2)判断灯泡电阻由图可知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然后由欧姆定律判断灯泡电阻随灯泡电压如何变化.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当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U=2V,对应的电流 IR=, 由 I= 得: R= = =5Ω; ( 2)由 U﹣ I
米。 ( ) 8, 用 2 个 1 平方分米的 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8 分米。 ( 0 三, 选择题。 (共 8 分) 1, 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等相等 2, 20 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A 16 米 B 8 米 C 16 平方米
) 【主要成份】:羚羊角、金银花、淡竹叶、薄荷油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46 片,一日 2 次。 【 有效期】至 2020 年 12 月 除了题目中所提到的羚羊角等中药名称,你还知道哪些中药名。 请写两个:———— —————— —— ————————— ( 2 分) 小明在河里游泳呛了水,咳嗽得厉害
表演艺术 ;③社会风俗、 礼仪 、 节庆 ;④有关 自然界 和 宇宙 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 技能。 例如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端午节、剪纸、广东粤剧、 蚕桑丝织技艺 、梁祝传说、《 格萨尔 》 史 诗 、 西安鼓乐 等等。 【成长第三季:历练心灵】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 (一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20分 ) 缺陷的种子 ⑴ 15 岁那年深秋
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可做出解答. 14.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 F=400N的拉力在 10s内将重 960N的物体匀速提升 2m,若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有 ( ) A.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 B. 拉力的功率为 80W C. 动滑轮的重量为 240N D. 所做的额外功为 720J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 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段 AB 从点 A 向点 B 运动,设 AP=x. ( 1)求 AD 的长; ( 2)点 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 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 P、 C、 B 为顶点的三第 18 题 第 16 题 角形相似。 若存在,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2.(本题满分 6 分) 已知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a+c) x2+2bx+( a﹣ c) =0,其中 a、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