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押题卷理科综合化学一内容摘要:

( 2)制备碳酸镧 实验 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 F→ → → → →。 ( 3) Y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X 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为。 ( 5) Z 中应先通入 NH3,后通入过量的 CO2,原因为。 ( 6) La2(CO3)3质量分数的测定:准确称取 产品试样,溶于 稀盐酸中,加入10 mL 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 g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用 molL1 EDTA( 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呈蓝紫色( La 3+ + H2Y2- = LaY- + 2H+ ),消耗 EDTA溶液 mL。 则产品中 La2(CO3)3的质量分数 w[La2(CO3)3]=。 ( 7)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La2(CO3)3和 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 ;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在 t1 min 之后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 1)分液漏斗( 1 分) ( 2) F→A→B→D→E→C( 3 分) ( 3) NH3 H2O+CaO= Ca(OH)2+NH3↑( 2 分 ) ( 4) NaHCO3溶液 ; 吸收挥发的 HCl同时产生 CO2(各 1 分) ( 5) NH3在水的溶解度大( 1 分) ( 6) %( 2 分) ( 7) La(HCO3)3 ( 2 分) ; La2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更高价态的氧化物 ( 1 分 ) 27.( 14 分)燃煤能排放大量的 CO、 CO SO2, (可入肺颗粒物 )污染也跟冬季燃煤密切相关。 SO CO、 CO2 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利用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 1)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微米的可入肺的有害颗粒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气中形成了胶体 b. 表面积能大面积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c.机动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还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 ,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 ,某种程度可以减少 污染 ( 2)有一种用 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CO2+ 3H2 CH3OH+ H2O 已知: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 H=- a kJmol- 1; 2H2( g)+ O2( g)= 2H2O( g) △ H=- b kJmol- 1; H2O( g)= H2O( l) △ H=- c kJmol- 1; CH3OH( g)= CH3OH( l) △ H=- d kJmol- 1, 则表示 CH3OH( 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备甲醇: CO( g)+ 2H2( g) CH3OH( 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 CO 和 20mol H2,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 T)、压强( P)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下列说法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 H2 的消耗速率等于 CH3OH 的生成速率的 2 倍 b. H2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体系中 H2 的转化率和 CO 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 比较 A、 B 两点压强大小 PA__________PB( 填 “ > ”“ < ” 或 “ =”)。 ③ 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A 时,容器的体积为 20 L。 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 10 mol CO 和 20 mol H2,则在平衡状态 B 时容器的体积 V(B)= ____L。 ( 4) SO2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构成原电池。 下图是利用该电池 在铁表面镀铜的装置示意图: ① 该电池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