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枢纽船闸土建工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 时,根据施工情况,可越级变浓。 固结灌浆单孔在规定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 ,继续灌注 30min 灌浆即可结束,而帷幕灌浆在规定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 ,或不大于 1L/min 继续灌注 90min,灌浆即可 结束。 若灌浆接近结束而回浆变浓不能达到闭浆标准或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工程师并按其指示执行。 灌浆孔封孔均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前须经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并进行计量。 灌浆质量检查应按照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岩基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的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测试成果等评定质量。 其检查孔的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 10%,且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布置一个检查孔。 帷幕灌浆质量标准按技术规范的要求。 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采用测量岩体波速,并结合分析灌浆孔和检查孔的钻孔取 芯以及压水试验和灌浆试验成果为辅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质量标准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检查孔的数量不少于总孔数的 5%。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按工程师的指示执行。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级,帷幕灌浆的水泥细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 其它材料均按技术规范的要求。 ( 2)制浆质量控制 制浆材料必须用磅秤或其它容器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小于 5%,各类浆液应搅拌均匀,各灌浆点应测定浆的比重,根据其不同需要调制使用 ,浆液的温度控制在 5~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视为废浆。 (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每道施工工序均按技术规范要求或工程师的指示执行,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均按“三检制”的要求。 其他质量保证措施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章节的要求进行。 5.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配置 ( 1)施工人员的配置 每台钻机设机长 1人,操作手 2~3 人,辅助工人 1人,机长负责钻机的维修和保养及钻孔的质量检查配合质检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对灌浆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的检查,同时负责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 每班设质检技术人员 1 人对每道 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检查原始资料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2)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配置地质回转钻机 XU100 型 3台,高速搅拌筒 1台,低速灰浆搅拌筒 2 台,柱塞灌浆泵( BW100/30) 2 台,抽水设备 2 台和灌浆专用器具。 具体见机械设备总表中的表五(基础处理设备)。 6.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 1)灌浆中断处理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9 页 共 41 页 灌浆工作因停水、停电或机械故障中断,应尽快恢复灌浆,中断时间超过 30min 者,应立即设法冲洗钻孔或必要时进行扫孔然后再恢复灌浆。 恢复灌浆使用最稀浆液。 ( 2)灌浆过程中与邻孔发生串通 时处理 如被串孔正在钻进,应立即停钻。 如串浆量不大,在被串孔内采取冲洗措施。 如串浆量大,应与被串孔同时灌浆,适当降低灌浆压力,防止岩层抬动。 ( 3)地面冒浆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发现地面冒浆时,可根据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以至中断间歇等措施。 ( 4)特大耗浆处理 在经过正常变浆,且浆液稠度已达水灰比 :1 后,孔段的吸浆量仍很大,灌浆难于结束时,采用间歇灌浆,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水泥砂浆等措施。 ( 5)灌浆后仍有涌水的孔段处理 在灌浆后仍有涌水的孔段,发生此种情况时,达到结束标准 后不停止灌浆,再适当延续一段灌注时间,灌浆结束后,封闭孔口,并待凝一定时间。 施工时出现以上几种特殊情况应通知工程师,处理的措施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后进行。 8. 4. 9 砼工程 1.工程内容 船闸的钢筋砼部分,包括闸首、进出水墙、两侧闸墙、上下主导航墙、上下游引航道护底、上下辅导航墙、靠船墩、消力池等,总量约 14 万立方米,钢筋约 2500 吨。 2.总体安排 ( 1)进度 砼工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的后期开始,保证 2020 年 4 月 1 日前完成。 整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在于上下闸首,因此上下闸首作为施工 控制的主导工序应首先开工,根据进度总体安排,开始时间应是 2020 年 2 月 17 日,争取 2020 年 11 月前完成。 闸室、导航墙等工程,由于本工程采取了大开挖的形式,工作面开阔,所以闸室、导航墙等均可穿插于闸首施工期间进行,争取 2020 年 4 月前完成。 ( 2)主要设备 184m3/h搅拌机( HL1153F3000) 1 台、高架门机 1 台、 65t的履带吊 2 台、 40t 轮胎吊1 台、 8t 轮胎吊 2 台。 以上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详见机械设备总表中的表二 (运输设备 )、表三(砼施工机械设备)、表六(起重设备)、表十二(砼、土工试验 及测量设备)。 ( 3)施工平面布置 利用上、下游围堰顶及开挖后的基坑底及闸室墙、航导墙后部形成连通的施工道路,使施工机械畅顺流通。 其它加工场地、拌和系统等详见总布置图。 3.总体控制 ( 1)控制的标准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以下标准: 中国标准 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中国标准 JTJ26896《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中国标准 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实验规程》 中国标准 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中国标准 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 验收规范》 中国标准 GB1499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中国标准 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中国标准 JTJ28893《船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中国标准 JTJ261266《船闸设计规范》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0 页 共 41 页 中国标准 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中国标准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中国标准 GB200《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中国标准 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中国标准 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中国标准 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 2)原材料 水泥:主要考虑采用某的湘乡水泥厂,以黎家坪水泥厂为辅。 钢材:考虑采用某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的产品。 砂、石:根据调查,当地成品砂石骨料资源丰富供应渠道较多,决定外购。 为使所购得的骨料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拟自设骨料筛分加工系统。 水:利用现场的湘江水,通过沉淀或过滤处理达到规范要求后,送至各用水点。 上述材料如考虑其它厂家或场地的产品、以及其它砼用料均在征得工程师同意并报经业主批准后采用。 ( 3)配料和运输: a.配料和搅拌 本工程所有砼均由现场 184m3/小时的搅拌系统生产,拌和程序和时间均通过试验确定,保证不过度拌和,但最少纯拌和时间不得少于下表: 纯拌和时间表 拌和机进料容量 ( m3) 最大骨料粒径 ( mm) 坍落度( cm) 2~5 5~8 8 纯拌和时间( min) 80 —— b.运输 拌和楼至砼仓面的运距为 1km,水平运输采用 6~10 台 10t 的自卸车,能满足最大的日浇筑强度。 砼的垂直运输采用高架门机和履带吊。 根据现场的布置,运输时间完全可以满足下表的要求。 混凝土运输时间表 气 温(℃) 混凝土运输时间( min) 20~30 30 10~20 45 5~10 60 ( 4)浇筑及准备 a. 在气候条件不适宜,无法正常进行浇筑作业时,不进行混凝土施工。 除了图纸或经工程师同意列为水下混凝土之外,所有混凝土施工均在旱地进行。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直到硬化之前不使其表面经受流水作用。 b. 混凝土结构物的地基必须验收合格,并征得工程师同意,方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要清除、并冲洗干净、排净积水。 在浇筑混凝土前,岩基应保持洁净和湿润。 对于出露易风化层和泥 化的夹层破碎带的地基,在工程师认可开挖完成后,直至实施浇筑准备前,应采取有效的地基保护措施,除非图纸或工程师对地基处理另有专门规定。 c.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及时通知工程师检查有关浇筑准备工作,包括地基处理、模板、钢筋、冷却系统、灌浆系统、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按图纸规定执行,并随之作好记录。 在征得工程师同意后才开始浇筑作业。 d. 基岩面的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 2~3 厘米的水泥砂浆。 砂浆的水灰比较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 ~。 铺设的砂浆强度比混凝土浇筑强度高一级,铺设工艺必须保 证新浇混凝土能与基岩或者混凝土结合良好。 如果其仓面不铺水泥砂浆,则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1 页 共 41 页 递交论证报请工程师同意。 e. 混凝土浇筑作业,按经工程师的同意的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 在竖井、廊道等周边浇筑混凝土时,保证供给混凝土均匀上升。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浇筑,浇筑面尽量保持水平。 f. 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 浇入仓面的混凝土做到随浇随平仓,不得堆积。 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均匀地分布于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 g. 不合格的混 凝土严禁入仓。 拌制好的混凝土不得重新拌和,凡已变硬而不能保证正常浇筑作业的混凝土必须清除废弃。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 ,如因故终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i.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遵守下列规定: ①.已浇好的混凝土强度当未达到 ~ 前,不得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②.混凝土表面使用压力水、风砂和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嗣后按第 e 点规定处理后,方可浇筑新混凝土。 ( 5)养护及保护 混凝 土表面一般在浇筑完毕后 12~18 小时内即开始养护,但在炎热或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 早期混凝土表面采用麻袋等覆盖物经常保持水饱和及进行遮盖,避免太阳曝晒。 混凝土养护时间按下表规定。 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强度的混凝土,以及炎热或干燥气候情况下,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28 天。 混凝土养护时间表 混凝土用水泥品种 养护时间( d)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14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21 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前,除上述规定的养护外,都必须 加以维护和保护。 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更要加强保护。 竖井、廊道及其它孔洞的进出口做好预封闭。 ( 6)温控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其主因是温差应力与砼本身拉应力强度之间矛盾发展的直接结果,结合我公司近年在其它复杂截面大型钢筋砼结构施工经验和根据闸首结构特征和气候环境、结构环境,编制本工程混凝土防止温差裂缝和收缩裂缝措施: a. 控制内部最高温升减小内外温差: 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采用双掺技术(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采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混合物及相应吊灌入仓浇筑工艺,坍落度控制在 30~50mm 内,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三级配:一般 40~80mm,钢筋密集区和厚度小于 300mm的构件 10~20mm。 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 之间,优化骨料级配,最终实现控制水泥用量,并保持砼的密实性和高强度,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升,提高砼早期抗拉强度和减少混凝土干缩,缓解温差应力与抗拉强度之间的矛盾。 b. 降低入仓温度控制砼内部非水化热量: 控制水泥温度,注意防止使用新出厂的高温水泥。 水泥进入拌和机的温度≤ 60℃。 骨料堆场及拌合料仓顶部搭盖凉棚。 使用 4℃冷冻水,加水管路设置保温层。 拌和站就近设置,缩短 运送及入仓时间。 尽可能选择阴凉天气及浇筑时间进行砼浇筑作业。 采取上述措施最终控制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 28℃ ~30℃内,保证最高的浇筑温度在大体积砼和基础约束≤ 16℃,其它部分≤ 20℃。 c. 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温度,缩小内外温差,保持混凝土潮湿养护环境。 降低由温差和收缩所产生的内部约束。 在新浇(硬化后)的砼块体表面,铺盖或包裹湿麻袋、塑料布和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2 页 共 41 页 帘组成的复合保温覆盖层,提高表面温度,保持表面湿度,延缓降温速率,控制砼内外温差不大于 20℃。 d. 优化模板设计,采用单元件组装及予设定位联结螺栓孔等措施,缩短 分层间的浇筑间隔时间,选择有利的叠合浇筑时间,充分有效的利用底层砼余热,减少外部约束应力。 e. 砼内部埋设热电偶,随时掌握温差变化,指导调节保温层厚度,实现动态监控和动态调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