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指望 B. 猫哭耗子 —— 假慈悲 C. 猪鼻子里插大葱 —— 装相(象) D. 隔着门风吹喇叭 —— 名声在外 16.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 (1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文段回顾。 (9 分 ) (一 )“奶奶。 ”小女孩叫起来,“啊。 请 把我带走吧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 17. 这段话选自 ________(国名)童话作家 ________的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分 ) 18. 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①弓缴②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注释:①援:拉。 ②弓缴:弓箭。 19.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2 分 ) A. 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翻译句子大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文章阅读。 (12 分 )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 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 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 (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 C. 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 D. 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 !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 !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 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 ,我在 a 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20xx年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嘱 咐 母亲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 四五岁的时候 ,母亲就带我下地了。 在绿油油的菜畦里 ,我跟母亲学着给菜苗浇水、除草、捉虫。 ① 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 ,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 再大一点儿 ,我有时会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伙伴。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是怎样责备我的。 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 ,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儿也不疼。 ②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张充满怒气的脸
四.用数学。 一共钓了 13 条鱼,送给爷爷 6 条, 还剩几条。 2 原有 12 枝 18 把 ( )辆 15 件 卖出 5 枝 ( )把 9 辆 ( )件 还有 ( )枝 9 把 7 辆 7 件 五、看图列式。 绿 色 圃 中 小 学教育 网。 个 1
) 三、选择题。 当积和一个因数( 0 除外)相等时,则另一个因数是( )。 240240247。 3247。 5 的计算结果是( )。 ( 38065 2)247。 5 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 、乘法、减法 、除法、减法 、减法、除法 已知○ +△ =☆,☆247。 □ =●,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 +△247。 □ =● B. ○ +☆247。 □ =● C.(○
4 分 前 7 题 每题 4 分,第 8 题 6 分) 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 80km, 5 小时到达灾区。 回来时每小时行 100km,这支车队要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地。 书店有一套科普丛书原价 96 元,现按 6 折出售,买一套可以便宜多少元。 如果买 6 套, 360 元够吗。 邮局汇款的汇率是 1%,在外打工的小明的爸爸给家里汇钱,一共交了 38元的汇费
”应选第 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 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 _______种解释。 四、选词填空。 ( 6 个点) 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 )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 )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孔子( )知识十分渊博,( )对于两小儿的问题
( ) 9. A. 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s D. another ( ) 10. A. too B. either C. also D. neither ( ) 11. A. for B. to C. from D. with ( ) 12. A. too many B. too much C. much too D. many too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