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平行线与相交线含解析内容摘要:

【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9.如图, B是线段 AD 的中点, C是 BD 上一点,则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C=AB﹣ CD B. BC=( AD﹣ CD) C. BC= ( AD﹣ CD) D. BC=AC﹣ BD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 BC=BD﹣ CD和 BC=AC﹣ AB两种情况和 AB=BD对各选项分析后即不难选出答案. 【解答】解: ∵ B是线段 AD的中点, ∴ AB=BD= AD, A、 BC=BD﹣ CD=AB﹣ CD,故本选项正确; B、 BC=BD﹣ CD=( AD﹣ CD),故本选项正确; C、 BC=BD﹣ CD=( AD﹣ CD),故本选项错误; D、 BC=AC﹣ AB=AC﹣ BD,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等量代换,只要细心进行线段的代换便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10.观察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1)直线 BA和直线 AB是同一条直线 ( 2)射线 AC和射线 AD是同一条射线 ( 3) AB+BD> AD (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结合图形,区别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解答】解:( 1)直线 BA和直线 AB是同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此说法正确; ( 2)射线 AC和射线 AD是同一条射线,都是以 A为端点,同一方向的射线,正确; ( 3) AB+BD> AD,三 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此说法正确; (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错误,可能有 1个交点的情况. 所以共有 3个正确. 故选 C. 【点评】在图形中,找出正确的说法,一定要注意对几何问题各种情况的讨论. 11.如果 ∠ 1与 ∠ 2互补, ∠ 2与 ∠ 3互余,则 ∠ 1与 ∠ 3的关系是( ) A. ∠ 1=∠ 3 B. ∠ 1=180176。 ﹣ ∠ 3 C. ∠ 1=90176。 +∠ 3 D.以上都不对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 ∠ 1与 ∠ 2互补, ∠ 2与 ∠ 3互余,先把 ∠ ∠ 3都用 ∠ 2来表示,再进行运算. 【解答】解: ∵∠ 1+∠ 2=180176。 ∴∠ 1=180176。 ﹣ ∠ 2 又 ∵∠ 2+∠ 3=90176。 ∴∠ 3=90176。 ﹣ ∠ 2 ∴∠ 1﹣ ∠ 3=90176。 ,即 ∠ 1=90176。 +∠ 3.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记住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 90176。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 180度. 二、填空题 12.线段 AB=10cm, BC=5cm, A、 B、 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AC= 5或者 15cm .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 A、 B、 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进行解答. 【解答】 解:本题有两种情形: ( 1)当点 C在线段 AB上时,如图, AC=AB﹣ BC, 又 ∵ AB=10cm, BC=5cm, ∴ AC=10﹣ 5=5cm; ( 2)当点 C在线段 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AC=AB+BC, 又 ∵ AB=10cm, BC=5cm, ∴ AC=10+5=15cm. 故线段 AC=15cm或 5cm. 故答案为: 15cm或 5cm. 【点评】 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 13.已知线段 AB=1996cm, P、 Q是线段 AB上的两个点,线段 AQ=1200cm,线段 BP=1050cm,则线段 PQ= 254cm .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利用等量关系 AQ+BP=AB+PQ=1200+1050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得: AQ+BP=AB+PQ=1200+1050=2250( cm), ∴ PQ=2250﹣ 1996=254( cm). 故答案为: 254cm. 【点评】本题考查求解线段长度的知识,比较简单,注意画出草图,根据已知线段解答. 14.如图, OM平分 ∠ AOB, ON平分 ∠ COD.若 ∠ MON=50176。 , ∠ BOC=10176。 ,则 ∠ AOD= 90 度.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专题】应用题.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 ∠ AOM=∠ MOB, ∠ CON=∠ DON,再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计算. 【解答】解: ∵ OM平分 ∠ AOB, ON 平分 ∠ COD, ∴∠ AOM=∠ MOB, ∠ CON=∠ DON, ∵∠ MON=50176。 , ∠ BOC=10176。 , ∴∠ AOD=∠ MON+∠ AOM+∠ DON=90176。 , 即 ∠ AOD=90176。 . 故答案为: 90176。 . 【点评】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转化求解,难度适中. 15.如图,线段 AB=BC=CD=DE=1 厘米,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 20 厘米. 【考点】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从图可知长为 1厘米的线段共 4条,长为 2厘米的线段共 3条,长为 3厘米的线段共 2条,长为 4厘米的线段仅 1条.所以可以求出所有的线段之和. 【解答】解:因为长为 1厘米的线段共 4条,长为 2厘米的线段共 3条,长为 3厘米的线段共 2条,长为 4厘米的线段仅 1条. 所以图中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 1 4+2 3+3 2+4 1=20(厘米). 故答案为: 20. 【点评】本题考查看图能力,关键是能够数出 1cm, 2cm, 3cm, 4cm的线段的条数,从而求得解. 16.一条直线上立有 10根距离相等的标杆,一名学生匀速地从第 1杆向第 10杆行走,当他走到第 6杆时 用了 ,则当他走到第 10杆时所用时间是 .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分析】根据到第 6杆时有 5个间隔求出走 1个间隔的时间,再求出到第 10杆有 9个间隔,然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从第 1根标杆到第 6根标杆有 5个间隔, 所以,每个间隔行进 247。 5=, 从第 1根标杆到第 10根标杆共有 9个间隔, 所以,行进 9个间隔共用 9=.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根据标杆的根数求出间隔数是解题的关键. 17.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最多有 a个交点,最少有 b个交点,则 a+b= 4 .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析可得: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3个交点,最少有 1个交点,则即可求得 a+b的值. 【解答】解: ∵ 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3个交点,最少有 1个交点, ∴ a+b=4. 故答案为: 4. 【点评】本题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