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含解析内容摘要:
B、如果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反射光线向同一方向射出,不可能使影院内每个座位上的观众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故 B说法错误; C、正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才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画面.故 C正确; D、银幕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无法透过去,所以不会发生折射现象.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 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在 v﹣ 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t轴的直线,结合图象进行选择. 【解答】解: A、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 t轴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B、图象表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C、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D、图象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在 v﹣ t图象中平行于 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1.四个容积为 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质量最多的( )( ρ 海水 > ρ 纯水 > ρ 酒精 > ρ 汽油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已知四个容积都为 500mL的瓶子,直接由密度公式变形 m=ρV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由 ρ= 得: m=ρV , 又因 V相同,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 ρ 海水 > ρ 纯水 > ρ 酒精 > ρ 汽油 ), 所以海水的质量最多,故 A正确;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及密度公式变形的应用,注意各容器的容积相同,根据密度关系即可判断各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1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 、 、 、 、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A. B. C. D.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 1)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 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 2)把测量中的错误数据去掉.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测量数据 ,应去掉; 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般不会出错.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3)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A、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快;故 A错误;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减弱噪声;故 B错误;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 C正确; D、真空不能传声;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声音能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知识,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1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 眼镜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 A、C、 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2分) 15.在烧瓶里放少量的 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升华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凝华 .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 液化 现象. 用质量相等的 O℃ 的水和 O℃ 的冰来冷却物体, O℃ 的冰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熔化 过程中要 吸收 热量.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是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用质量相等的 O℃ 的水和 O℃ 的冰来冷却物体,因为冰熔化时吸收热量, 故 O℃ 的冰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液化; O℃ 的冰;熔化;吸收.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6.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 振动 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 音色 就会改变.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 “ 小于 ” 、 “ 大于 ” 或 “ 等于 ” )..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 ;声现象. 【分析】( 1)笛子是利用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振动物体的质量不同,振动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 2)声音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 8m/s. 【解答】解: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 8m/s,而声音再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大于. 【点 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音色,以及声速和光速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题;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质量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7.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紫外线 使荧光物质发光,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绿、 蓝 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摇控器是利用 红外线 来工作的. 【考点】紫外线;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 【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才看到电视上有多彩 的画面; ( 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解答】解: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 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 故答案为:紫外线;蓝;红外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红外 线和紫外线以及光的三原色的应用,分清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对比记忆比较好. 18.平时所说 “ 月亮躲进云里 ” 是以 云 为参照物,说 “ 乌云遮住了月亮 ” 是以 月亮 为参照物. 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 地面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 客车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 相对 性.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 1)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躲进云里,说明月亮是运动的,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云为参照物 乌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体是乌云,乌云遮住了月亮,说明乌云是运动的,乌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月亮为参照物. ( 2)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客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故答案为:云,月亮,地面,客车,相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含解析
相关推荐
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 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 ,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 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 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 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 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
ers C. medals D. matches 四、阅读理解(共 15小题 , 共 30分) ( A)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making things. When I was a child, I enjoyed painting but I also liked making things out of clay (粘土 ) . I won a
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C.有的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有的自然过程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答案 AD 解析 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 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所以 A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 “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六、(本大题一小题,共 12分) 24.如图,二次 函数 y=x2+bx+c的图象交 x轴于 A(﹣ 1, 0)、 B( 3, 0)两点,交 y轴于点C,连接 BC,动点 P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A 向 B 运动,动点 Q 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B向 C运动, P、 Q同时出发,连接 PQ,当点 Q到达 C点时, P、 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秒. (
小球.若摸出的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为偶数,则小丽去参赛;否则小华去参赛. ( 1)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小丽参赛的概率. ( 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请说明理由. 21.( 10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x> 0, k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点 A( 1, 4),点 B( m, n),其中 m> 1, AM⊥x 轴,垂足为 M, BN⊥y 轴,垂足为 N, AM与 BN 的交点为 C.
) 1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教育的竞争。 (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魂。 ( )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标志。 ( ) 三、简答题(每大题 8分,共 24分): 1 2020年 7月 2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