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内容摘要:

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三( 10 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20- 23 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 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 5 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 37 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 26 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 他们以波长 21 厘米和 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 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 21 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 放出的强大电波。 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 200400 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 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 37 个讯号,其中有 5 个讯号特别强烈。 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 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 这 37 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 37 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 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三次和两次 是指( 2 分) 的 37 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21. 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 这句话的意思是( 3 分) , 37 个讯号 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 ,他们的依据是( 3 分) ① 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② 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 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 200400 天 ④ 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⑤ 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 2 分) 199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 Ⅱ 卷(共 90 分) 四( 18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24- 28 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吕叔湘 ① 通观圣陶先生的 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②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 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④ 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 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 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 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 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 39。 食廪 39。 ,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quot。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 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 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 39。 讲 39。 ,而且要求讲 39。 深 39。 ,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