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考人文地理复习方略内容摘要:

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 (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 0℃ 及以下 )(4分 )。 (2)年降水量约 600(580~ 620之间皆可 )毫米 (2分 ),集中于夏季 (1— 3月或 l2月至次年 3月 )(2分 )。 (3)低温,冻害 (2分 ).夜间 (2分 );洪涝灾害,夏季 (雨季、 I一 3月或 l2月至次年 3月 )(2分 );旱灾,其他季节 (4— 12月或 4一 ll月,簪春、秋季即可得分 ) (2分 )。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 )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 (4分 );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 因此,增大水体面积,井使水面与高台 (台理 )交错分布 (3分 )。 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 (3分 ),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2分 )。 区位分析是核心 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包括:区位、地域类型、可持续发展,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该内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学习的主要目标。 具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商业、旅游区位, “ 区位 ” 成为人文地理的 “ 灵魂 ” ,从复习的角度来讲,重点在于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整合知识点,从而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全国文综 Ⅰ 卷 36题 ) ⑴ 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 9分) 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 8分) 【 说明 】 此题以某城市的工业分布图引入,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城市规划等问题,难度不大。 ( 1)问,从当地风向、河流流向、与交通线的距离、与主城区的相对位置与距离角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2)问,焦化厂和水泥厂严重污染大气,原来布局合理,但随城市化发展,西部工业区被包裹在城区内,其对新城区的污染日渐明显。 回答时注意题目提示用语 “ 呼声越来越大 ” ,应从不同的时间段对比分析作答。 区位分析有模型地和实地两类。 区位分析的重点在:农业、工业、城市区位。 07全国 Ⅰ 卷 36答案 (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人地关系是主线 人的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可能出现良性(和谐)的或恶性(出现环境问题)的后果,良性的是人地协调,往往要求我们分析是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农业、工业生产活动,恶性的即人地矛盾,出现的环境问题则要求我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 08重庆 36) 图 8是 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问题。 【 说明 】 该地冷锋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以及能源基地产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人地矛盾的体现,人类活动怎样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做到和谐相处,是地理教育的一大主题。 (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 9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 4分) ( 3)图 9阴影区域是我国 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 8分) ( 4)图 10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 E、 F处的工业部门。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 8分) ( 5)与 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 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 6分) 08重庆 36答案 ( 1)冷锋 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 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