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内容摘要:
要点、疑点、难点 *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起伏、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eg:森林遮光(苔藓,阴生植物),间隙(灌木和草丛)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种群密度等特征和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群落结构 2 生物群落 课前热身 1 等。 2 、 气候适宜 、 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 种群的数量会连续增长 , 增长曲线呈 型;在自然界中 , 环境条件是有限的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呈 型。 3 结构。 4 ( ) A 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 B 只是没有捕食者 C 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 , 但还未影响到该物种的生存 D 只有在实验室实验条件下 答案 1: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 2: “ J”、 “ S” 答案 3:垂直和水平 答案 4: D 能力、思维、方法 【 例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繁殖 B 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 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 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食物和空间而发生竞争 【解析】种群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通过交配而繁殖后代;种群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动;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争夺空间和食物而发生斗争,但这不是竞争,而是种内斗争。 答案: D 能力、思维、方法 【 例 2】 20世纪 30年代 , 人们将 100只环颈雉引入某岛屿。 一年后 ,经取样调查 , 测得种群数量增加到 150只。 两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 ( ) A 200只 B 225只 C 250只 D。09届高三生物种群和群落
相关推荐
一个种群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2)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 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而且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 ,所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 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
4)上工作台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特别是指甲处。 然后擦拭工作台面; • (5)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工具,再将镊子和剪子从头至尾过火一遍,然后反复过火尖端处,对培养皿要过火烤干; • (6)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走动和咳嗽等; •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灯灭菌 30min。 • 若连续接种,每 5天要大强度灭菌一次。 三、接种 •
• 分子水平克隆: PCR技术 • 细胞水平克隆: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 • 个体水平克隆:克隆羊 多利 为什么克隆羊的成功让科学家们如此兴奋呢。 干细胞简介 * • 干细胞 :有树干、茎干的起源之意,一般认为:理论上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 • 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 : • 胚胎干细胞: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层 • 成体干细胞:取自成体细胞,如造血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
往需要成千上万代才能实现 ,而不是迅速形成新物种。 【 答案 】 B 课前热身 【 例 2】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突变 、 自然选择 、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 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 A 基因突变 B 选择 C 生殖隔离 D 物种分化 答案: C 【解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达尔文主义 )的基本观点为
质结构中的 DNA。 ( 2) 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 , 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 3)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 , 不可分割的 , 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 核质互作杂交育种 ( 三系配套 ) 是杂交水稻的一种培育方法 , 其过程和原理图示如下: 分析理解 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和遗传 返回目录 分析理解 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和遗传 返回目录 一区:培育不育系
能力、思维、方法 【 例 2】 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中 , 培育出的新个体不能同时具有两个亲本 遗传性状的是 ( ) A 细胞融合 B 细胞或组织培养 C 细胞核移植 D 动物胚胎移植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比较了四种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实现两个同种或异种细胞融合 , 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细胞或组织培养是利用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 , 所以不具备双亲的遗传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