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生物生物的进化内容摘要:
往需要成千上万代才能实现 ,而不是迅速形成新物种。 【 答案 】 B 课前热身 【 例 2】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突变 、 自然选择 、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 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 A 基因突变 B 选择 C 生殖隔离 D 物种分化 答案: C 【解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达尔文主义 )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课前热身 【例 3】中心血防站调查了 1788个 MN血型的人,其中 397人是 M型(LMLM), 861人是 MN型 (LMLN), 530人是 N型 (LNLN), 请分别计算 LM和 LN的基因频率。 【 解析 】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据题意可知 , M型者含有两个 LM基因 , MN型者含有一个 LM和一个 LN基因 , N型者含有两个 LN基因。 故本题应如此计算 LM%=2 397+861 2 1788 100%=46 3% LN%=861+2 530 2 1788 100%=53 7% 课前热身 【 例 4】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 这主要表现在 ( ) ① 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 出现有丝分裂 , 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基础 ③ 通过。09届高三生物生物的进化
相关推荐
要点、疑点、难点 * 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起伏、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eg:森林遮光(苔藓,阴生植物),间隙(灌木和草丛)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种群密度等特征和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群落结构 2 生物群落 课前热身 1 等。 2 、 气候适宜 、 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
一个种群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2)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 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而且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 ,所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 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
4)上工作台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特别是指甲处。 然后擦拭工作台面; • (5)先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工具,再将镊子和剪子从头至尾过火一遍,然后反复过火尖端处,对培养皿要过火烤干; • (6)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走动和咳嗽等; •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灯灭菌 30min。 • 若连续接种,每 5天要大强度灭菌一次。 三、接种 •
质结构中的 DNA。 ( 2) 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 , 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 3)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 , 不可分割的 , 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 核质互作杂交育种 ( 三系配套 ) 是杂交水稻的一种培育方法 , 其过程和原理图示如下: 分析理解 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和遗传 返回目录 分析理解 专题四 生物的生殖和遗传 返回目录 一区:培育不育系
能力、思维、方法 【 例 2】 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中 , 培育出的新个体不能同时具有两个亲本 遗传性状的是 ( ) A 细胞融合 B 细胞或组织培养 C 细胞核移植 D 动物胚胎移植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比较了四种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实现两个同种或异种细胞融合 , 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细胞或组织培养是利用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 , 所以不具备双亲的遗传性状
】 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 , 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哪一条。 ① 鱼类 ② 藻类 ③ 水生甲虫 ④ 池边杂食动物 ⑤ 水蚤 ( ) A ④ → ① → ② → ③ → ⑤ B ② → ⑤ → ③ → ① → ④ C ③ → ② → ① → ⑤ → ④ D ② → ⑤ → ④ → ③ → ① 【解析】考查食物链的概念。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