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第一册综合测试试卷二内容摘要:

海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 进行 C.不产生 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37. (2020年高考江苏 )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 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 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 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 38. (2020年高考上海 )由 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 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 )16n(186naD)1n(18naC)13n(183naB6naA.... 39. (2020年高考江苏 )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 a、 b、 c、 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作为生产用菌种的时期是 [ ] A. a B. b C. c D. d 40. (2020年高考江苏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 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第 7页 共 13页 (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 ] A. B. C. D 二 .多选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共 10分。 ) 1. (2020年高考江苏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都属于脂类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2. (2020年高考上海 )下列细胞中,属于暂不增殖细胞的有 [ ] A.消化道上皮细胞 B.肝细胞 C.骨细胞 D.肾细胞 3. (2020年高考上海 )某学生用显 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 4. (2020年高考江苏 )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无关的是 [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 (2020年高考江苏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第 8页 共 13页 三 .实验题 (本题包括 1 小题 ,共 6 分。 ) 1. (2020年高考江苏 )分别在 A、 B、 C三个研钵中加 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 + 表示加; - 表示不加。 试回答: ( 1) 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 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C 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读图回答题 (本题包括 3 小题 ,共 19 分。 ) 1. (2020年高考上海 )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 25℃及充足的 CO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 实验开始 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 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 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最。 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 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 30 分钟内透明袋中的 CO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 ( 1)叶片基都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无影响。 ________________。 ( 2)叶片基部处于低温( 5℃)状态时,后 30分钟, CO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页 共 13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