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检测题b卷内容摘要:
四种生物只构 成 一条食物链。 如果甲的种群数量 突然 增加, 在近期内,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 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21.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 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2. 右图表 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③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 A、 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 ⑦ 过程 是 造成 温室效应 的重要原因之一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 ⑤ 过程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 SO2 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 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 11% — 53%。 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 种群数量 时间 B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 B. 若在 t2时种群的 个体 数量为 N,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N/2 C. 在 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 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D. 从 t1到 t2,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6.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 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 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为探究生长素 浓度 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外加生长素浓度( mg/L) 0 花粉管平均长度( mm)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 ( mg/L)时, 对 花粉管萌发的 促进作用最强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 ( 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 0( 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8.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大大提高了产量,但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现在农村大力推 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 B. 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 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2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检测题b卷
相关推荐
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 是相同的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2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 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海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 进行 C.不产生 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37. (2020年高考江苏 )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 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 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 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 38. (2020年高考上海
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 x与 cos 的函数关系图像中,最接近的是( ) 13.如图所示,小木块以初速度 0v 沿三角形木块 a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至速度为零后又沿斜面加速返回斜面底端,三角形木块 a始终相对水平面保持静止,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的摩擦力方向是 ( ) A.始终向左 B.始终向右 C.先向左后向右 D.先向右后向左 ,在高山滑雪中,质量为
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 (1)(4) B、 (2)(3) C、 (1)(3) D、 (2)(4) 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所包含的哲理是( ) ⑴ 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⑵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
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1 名师出高徒 包含的主要哲学 道理是( ) A、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对事物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 ,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1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一谚语包含这样哲理( )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