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四内容摘要:
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 x与 cos 的函数关系图像中,最接近的是( ) 13.如图所示,小木块以初速度 0v 沿三角形木块 a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至速度为零后又沿斜面加速返回斜面底端,三角形木块 a始终相对水平面保持静止,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的摩擦力方向是 ( ) A.始终向左 B.始终向右 C.先向左后向右 D.先向右后向左 ,在高山滑雪中,质量为 m的运动员静止在准备区的 O点,准备区山坡倾角为 θ ,滑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这时( ) μ mgcosθ mg mg mgsinθ 15. 如 图所示,小木块以初速度 0v 沿三角形木块 a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至速度为零后又沿斜面加速返回斜面底端,三角形木块 a始终相对水平面保持静止,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的摩擦力方向是 ( )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 A、 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 A、 B紧靠在一起,物体 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 F推物体 B, 使物体 A、 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 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物体 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B.物体 A只受一个摩擦力 C.物体 B对 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物体 A的摩擦力 D.物体 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 16. 在 一种叫做 蹦极跳 的运动中,质量为 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 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 始下落到 ,若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了 mgL B.重力势能减少了 mgL 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7. 如图 所示,一根水平管道 a两端与大气相通,在管道上竖直插有一根上端开口的 L型弯管 b,当 a管内的液体以速度 v匀速流动时, b管内液面的高度为 h,假设液体与管道之间不存在摩擦力,则 v和 h的关系是( ) A. ghv 2 B. ghv C. ghv 21 D. ghv 2 18. 一根长为 l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悬挂于。高中物理必修1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四
相关推荐
四种生物只构 成 一条食物链。 如果甲的种群数量 突然 增加, 在近期内,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 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21.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 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 是相同的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2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 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海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 进行 C.不产生 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37. (2020年高考江苏 )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 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 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 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 38. (2020年高考上海
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 (1)(4) B、 (2)(3) C、 (1)(3) D、 (2)(4) 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所包含的哲理是( ) ⑴ 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⑵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
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1 名师出高徒 包含的主要哲学 道理是( ) A、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对事物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 ,有时甚至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1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一谚语包含这样哲理( )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立即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13 . 下 图 所 示 著 作 是 人 类 探 索 自 身 发 展 道 路 的 重 大 理 论 成 果。 这 就 是 ( ) A.自由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14 . 下 列 各 项 , 属 于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的 第 一 次 伟 大 的 尝 试 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