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内容摘要:
① 与 10:00 相比, 14:00 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 (填“快”、“慢”或“不变”)原因是。 ② 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 CO2浓度恒定为 300 181。 L/L,与 10:00 相比, 9:00 时 C5的合成速率。 (填“快”、“慢”或“不变”) ③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18O 标记的 O2, (填“能”或“否”)在青蒿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的淀粉。 若能,请写出 18O 的转移途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若将青蒿植物的叶片放在某温度下暗处理 1h,重量减少了 2mg,随后放在同温度下光照1h,光照后和暗处理前相比重量增加了 3mg,则该叶片 1 小时真正的光合速率为 mg/h(用重量表示) 31.( 12 分)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传染病。 接种乙脑疫苗是防治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研究。 组别 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 乙脑减毒活疫苗 原液 40 B 组 103倍的稀释液 10 C 组 104倍的稀释液 10 D 组 105倍的稀释液 < 10 E 组 乙脑灭活疫苗原液 40 F 组 不做处理 < 10 ( 1)乙脑疫苗进入小鼠体内,作为 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为 细胞。 ( 2)取健康小鼠分为六组,每组 20只,以原液、 10 104和 105倍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原液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 10 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所得平均值见表,以此反映小鼠的抗体水平。 实验中自变量为。 分析可知,两种疫苗都能诱导 体液 免疫机制的发生,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 ( 3)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 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 测定时,将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 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 根据 两组的比较 可以推测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可能还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机制。 ( 4)为证明( 3)的推测,科研人员选取( 2)中 三组免疫小鼠,从三组小鼠的脾脏中提取效应 T 细胞, 分别与等量 靶细胞混合培养, 4 小时后测定靶细胞的死亡率 ,若 ,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2. (8 分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 (2n),野生型为红花,突变型为白花。 研究人员围绕花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和花色控。重庆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相关推荐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17.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认为下列各组数字中,能正确反映1952年、 1956年、 1978年、 1992年和 2020年 5个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 (%)的一组是 选项 1952年 1956年 1978年 1992年 2020年 A B C D 18. “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
C、∠ACB的角平分线BD、CE分别交过A且平行于BC的直线于N、M,BD与CE相交于点G,则△BCG与△MNG的面积之比是 ▲ .,AB是⊙O的直径,AB=AC,BC、AC分别与⊙O相交于点D、E, EF是⊙O的切线,且与BC相交于点F,已知∠EDC=50176。 ,则∠EFC= ▲ .、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作为、b,将取出的和两个数代入二次函数中
e. Police said that Tamir had an air gun that looked real, according to CNN. To help with the distrust between police and minority munities (少数民族社区 ), President Obama said that he would ask Congress
1 某 班有 50 人, 对他们的生日(可以不同年)进行统计,则正确的说法是( ) ( A) 至 少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 ;( B) 可能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但可能性不大 ; ( C) 不可能有 生日相同 的 学生 ;( D) 可能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且可能性很大。 1 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 ) ( A) 21 ; ( B) 31 ; ( C) 41 ; ( D) 无法确定。
A. are B. have C. is ( )10. that girl? She is beautiful. A Who’s B. Whose ’s 三、用括号内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 1. MissLi is (we)English teacher. We like (she). 2. My sister likes ______(dance)very much. 3. M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