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xx年中考化学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 MnO2能加快 H2O2分解的速率,则 MnO2不一定能作其它物质分解的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故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 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说明蜡烛里一定含有 C和 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答案: C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10.向一定量的 Ba( OH) 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会增多,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pH 大于 7,硫酸的 pH小于 7,向碱中加酸,溶液的 pH会逐渐变小.根据上述规律,结合图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 水,硫酸钡属于沉淀,不能导电,水几乎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弱到零,加入的氢氧化钡过量时,又能导电了,故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溶液中钡元素的质量在减小,图象错误,故错误; C.氢氧化钡显碱性, pH> 7,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 pH 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 pH小于 7,图象错误,故错误; D.向一定量的 Ba( OH) 2溶液中滴加稀 H2SO4,放放出热量,溶液 温度升高,反应完毕,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温度开始下降,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此题注意药品的量改变,导致情况的不同.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 Fe、 Cu、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Cu、 FeCl2溶液, AgNO3溶液 B. Cu、 Ag、 FeSO4溶液 C. Fe、 Ag、 CuSO4溶液 D. Fe、 Cu、稀硫酸, AgNO3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 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 Fe、 Cu、 Ag 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 Cu> Ag.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 A、 Cu, FeSO4溶液, 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 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 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 Cu, Ag都不能和 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 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铁可以置换 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 CuSO4 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 Fe, Cu,稀硫酸, 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 B. 【点评】同学 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12.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 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 > 锌 > 铁 > 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据此行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 > 锌 > 铁 > 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 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可能有氯化亚铁,故 A错误;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一定没能有氯化铜,故 B错误; 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 C错误;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 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填空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 16分) 13.现有五种物质 ① 熟石灰 ② 浓硫酸 ③ 稀硫酸 ④ 活性炭 ⑤ 石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 1)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的是 ② ( 2)常用于冰箱除异味是 ④ (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① ( 4)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③ .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 应,稀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除去铁锈,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常用于冰箱除异味. ( 3)熟石灰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4)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除去铁锈. 故答案为:( 1) ② ;( 2) ④ ;( 3) ① ;( 4) ③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如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 t1 ℃ 时,物质 A和 C的溶解度相等; ( 2)等质量的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 降温到 t1℃ 时,溶液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 ( 3) t2℃ 时, A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 ;( 100+b) gA 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溶液的质量为 ( 100+a) g.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 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③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物质 A和 C的溶解度相等; ( 2)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等质量的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 降温到 t1℃ 时,溶液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 3)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 bg,所以 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A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会析出晶体, t1℃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 ag,所以溶液的质量为( 100+a) g. 故答案为:( 1) t1; ( 2) C; ( 3) 100%,( 100+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我们的生活用品大多数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他们的 合金 ; ( 2) “ 沙里淘金 ” 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 单质 形式存在.(填 “ 单质 ” 或 “ 化合物 ” ); ( 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防止金属的腐蚀外,还有 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等(写出一条即可); ( 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硫酸锌 .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 的金属矿物;金属资源的保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合金的定义分析回答; ( 2)根据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进行解答 ( 3)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回答; (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他们的合金; ( 2)元素的存在形式由其化学性质决定,沙里淘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土壤中的水及氧气等物质不反应,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 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xx年中考化学第五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用实际行动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自学指导一 阅读教材 9495页思考下列问题( 10分钟) 要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个方面做起 ?(政府、国家司法机关、农民工 ) • 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 • 腐败的危害是什么。 阅读材料 • 材料一 :熊德明 (女 ):重庆市云阳县人镇龙泉村农民 • 2020年熊德明的一名“实话”引发了全社会对欠薪问题的关注。 2020年 10月
海口市 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个沿海城市(威海后升为地级市成为第 15个),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行对外开,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思考: 日本的做法体现 的教育放到怎样的战略位置。 为什么要这样做。 优先发展 的战略位置(优先考虑、率先发展、重点保证) 根本 ,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 物质力量 b战争中 打不掉 的是国民素质,建设中 引进不了 也是国民素质 (靠的是教育) 思考: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 的 根本 ,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 物质力量 .
挡流向发生改变,成为副极地环流的一部分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 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 左图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 23— 25 题。 23. 左 图和 右 图 岩石类型分别为
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的关 丁 甲 乙 丙 系和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 g=10m/的质量 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分别为() A. m=, μ=. m=, μ=215 C. m=, μ=. m=1kg, μ= B12 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B 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
c Coordinator, Michael Simone,2405671308 Rockville Athletic Coordinator, Je Zuniga,2405677589 Springfield Athletic coordinator, Gary Miller,2405672273 Germantown Athletic Coordinator, Gauri Cha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