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三校联考20xx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内容摘要: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所体现的原则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 解的能力. 知识积累: 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7.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与爱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 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陪审法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解答】 由材料可知,辩护人打动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的支持.雅典民主政治下设立陪审法庭,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该女子获无罪符合民主、法律程序,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项. BCD 三项题干材料都无从体现. 故选 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知识积累: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① 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扶公民均有参与 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② 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 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8.苏格拉底说: “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 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 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考点】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主 张的异同. 相同点: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都对知识有一定的看法. 不同点:智者学派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苏格拉底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在政治上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 “知德合一 ”学说. 【解答】 A.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 项错误; B.根据材料 “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 40 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说明智者学派忽视 道德,故B 项正确; C.材料没有反映智者 “善于诡辩 ”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D.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 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认识. 9.爱迪生告诫助手: “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宄蜜蜂身上的绒毛。 ”历史学家哈罗德 •埃文斯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淸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己。 埃文斯旨在强调( ) A.没有创新的发明 只不过是一种消遘 B.创意转变为商业現实的重要性 C.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 D.爱迪生发明了实用电灯泡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解答】 “他淸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己 ”它旨在强调创意转变为商业現实的重要性,故 B 正确; 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点评】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 1904 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会试,考试理目:笫一场为薄镇、平戎、举贤等史论 5 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 5 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 3 道,这表明( ) A.晚淸教育几无改变 B.选人标准新旧混杂 C.淸廷旨在笼络人心 D.科举制度走向末路 【考点】 科举制.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 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 【解答】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晚晴科举制在考查儒家经典的同时也考查各国政治、 艺术,说明选人标准新旧混杂,故 B 项符合题意; ACD 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 故选 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晚清时期科举制的变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11.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 阅读如表表格,甲、乙 、丙三国分别是( ) 国家 学说内容 甲 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乙 提髙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丙 废除私有財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芙国、苏联、德国 【考点】 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 【分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 【 解答】 从材料甲中 “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可知该思想是自由主义,英国率先采用自由主义,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从材料乙中 “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 ”可知该思想是民族主义,德国率先采用民族主义,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了工业化;从材料三中 “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可知该思想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苏联率先采用社会主义,迅速实现工业化,据以上分析, C 项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 题更多涉及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其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 1)从英国的角度,工业革命是英国崛起的重要表现,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高考命题往往站在大国崛起的角度,要求考生正确分析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分化的加剧,近几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3)从全球的角度,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步伐.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辩 证地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影响. 12.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 1897〜 1912 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 各神迹象表萌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 ) A.反映出 “运动 ”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 “运动 ”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 “运动 ”的影响 D.体現出列强对 “运动 ”的支持立场 【考点】 辛亥革命. 【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答】 “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不等于是对西方利益的维护,排除 A; 结合材料 “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 1897~ 1912 年) ”“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可知是指 1911 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 B; 材料只看到辛亥革命是反对腐败的清王朝的革命,没有看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功绩,故 C 项正确; 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 故选 C. 【点评】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60 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13. 1921 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 “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 日,机会凑巧。 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 ”这反映出( )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考点】 武昌起义. 【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解答】 根据材料 “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可知,辛亥革命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功劳,还是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功劳,故 C 项正确. A 项材料没有体现, 应排除.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 B 项错误. D 项中 “各阶层人民 ”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 C. 【点评】 辛亥革命是高考的常考点,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背景、过程、取得的成果、性质、结果、历史功绩以及局限性. 14.在 1926 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 货币的国家。 1929﹣ 1933 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流出上海 流入上海 入超(以﹣号表示) 出超(以 +号表示) 1929 + 1930 + 1931 + 1932 ﹣ 1933 ﹣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此和金融月报》( 1929﹣ 1935 年) 据上表可知( ) A.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 C.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 【考点】 1929﹣ 193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1929 年﹣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 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浪费了社会资源; ② 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也不断高涨.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解答】 AB 两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 从表格数据当中可以看出中国从 1932 年以后处于严重入超地位,主要是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各资本主义国 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殖民掠夺,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故 C 项正确; D 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故选 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 1929 年﹣﹣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 15. “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 至其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者。 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结嵌二三粒 ”。 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社会( ) A.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 B.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口腔医学受到了国人的追捧 D.全盘西化的偏激文化心态 【考点】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表现、影响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 “。辽宁省三校联考20xx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相关推荐
(1) 如果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中细胞③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将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 这说明 E处分泌 的 物质减少。 (2)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 (结构)传 递给细胞② ,使其兴奋。 (3) A处和 B处血管中氧气浓度大小关系为。 图中所示的 A、 B和 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 (4) 在下图示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
友间的友谊常常是不平等的、双向的 ④ 友谊无法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 A. ③ ④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② 11.“认识你,记住我”说出了中学生喜欢人际交往的心声,因为通过交往( ) ① 可以找到感情的寄托,摆脱孤独,保持心情愉快 ② 能够使我们获得纯洁的友谊 ③ 能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 ④ 可以和朋友相互激励,共同战胜困难和挫折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魏 .魏 .秦 ( ) A.生产力的发展 二、列举题( 5分) 春秋时期历史典故有关的二个成语( 2分) ( 3分) (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_____________ (2)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__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读图( 10分) 18.西周等级制度 分封制
le D. The Importance of Television and Movies. D In 1933 an unknown American called Clarence Nash went to see the filmmaker Walt Disney. He had unusual voice and he wanted to do work in Disney’ s
22.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不过上好日子 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该观点最早源自 A 古代儒学大师 B 人文主义者 C 宗教改革者 D 启蒙思想家 “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 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却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 这说明 A
.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 23.某地由于围湖造田导致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实行退耕还湖 T 程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湖引发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农田强 C.湖泊中所有的鱼类构成一个种群 D.湖泊中的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 ”构成一条食物链 ,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