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亚里士 多德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者,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袛。 ”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21. 1734 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 “ 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 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 这主要基于 ( )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 代议制 22. 在历史复习中,如果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 )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走向民主政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走向科学理性 2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 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 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 A.《论法的精神》 B.《权利法案》 C.《社会契约论》 D.《天演论》 24.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 D.国际因素 25. 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 A.霍布斯 26. 19 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德国的政体均被称为“君主立宪”。 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同点是( ) A. 均由本国成文宪法确定 B. 最高行政机关均由议会产生 C. 议会下院均由民选产生 D. 国家元首都可以解散议会 27.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 ( ) A.对总统负责 B.对帝国议会负责 C.对联邦议会负责 D.对皇帝负责 28. 日本 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 下列宪法中包含有相似规定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9. 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 1875年确立了 (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30. “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 ”这里的“革命”指 ( ) A.法国大革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