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xx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B.提升外销产品竞 争力 汇储备的规模 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了中国 B.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D.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1~ 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24~ 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6 分) 材料 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鼎立, 但在斗争中它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 面对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 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使儒家获得新生。 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 —— 摘编自李伏清《唐宋思想转型与宋碉儒学复兴的先驱》 (1)根据材料,概括韩愈、柳宗元的主张。 (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及影响。 ( 8分) 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2 分) 材料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工业部门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销售市场的前提务件,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都离不开农业部门从劳动者到产业剩余的供给。 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来完成农民、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问题的解决。 —— 摘编自《民族工业资本家与近代中国农业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农业与工业”的关 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例证(评述)该论题。 (12分,要求:明确提出论题,史实运用准确 ) 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分 ) 材料 1981~ 1983年,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引发美苏关系紧张,西欧公众舆论为此掀起极大争论,和平运动、反核武器运动更为高涨,大规模示威游行不断,形成所谓“中导危机”。 1983年,苏联发起强大政治宣传攻势,试图分裂北约,阻止北约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 事实证明,苏联用中程核导弹对西欧进行威胁和恫吓,用宣传攻势离间美欧,用笼络西德 SPD竽手段 ,都难以达到使西德中立化的目的。 西德国内政治几十年来在防卫问题上已经形成一套模式, 1953年在重新武装问题上、 1957年在核分享问题上,保守派都在面对相当多国人反对下,赢得了选举胜利,推行了自己的政策。 1983年 11月 22日,西德国会历经 30多次激烈辩论后,做出决议,允许在西德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同时敦促美国继续对苏谈判,再次表明这个模式仍然有效。 次日,苏联代表退出了日内瓦中导裁军谈判。 美国中程核导弹在西欧尤其是西德实现了部署,中导危机结束了。 —— 田少颖《冷战末期的核常裁军、西欧一体化进程与英德摩 擦的缘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导危机”出现的背景。 (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在部署中程核导弹问题上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 9分) 请考生从第 24~ 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