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xx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社会与思品试卷内容摘要:

发展不全面的 卷 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小题,共 48分) 21. (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38 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 协约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材料二: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如右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 1)请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 2分) (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 “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3分) ( 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 举一史实说明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其中一国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 4分) 22. (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乊需要。 ——中国共产党《关亍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斱案》( 1923 年 6 月) 材料二: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斱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 重要思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0 月) 材料三: 1937 年这次史诗般的逃亡跋涉了 6000 英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越过了十几座绵亘的大山,几十条河流。 历史上几乎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如此坚韧不拔而又是如此仓促决定的军事行动的例子。 ——《剑桥中华民国史》 ( 1)基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认识,共产党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决策(或实践探索)。 (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实 践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 3分) ( 3) 材料 三中, “ 这 次 史诗般的逃亡 ”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4分 )。 23.( 8分)“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了解时事的平台。 下面是陈老师分享的部分朋友圈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信一 微信二 ( 1)从时代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原则角度分析,为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