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实验中学片区20xx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内容摘要:

众基础不同 不同 权的手段不同 二、非选择题(每题 10分,共 30 分) 1 ( 10分)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着自己的特点。 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 实际上是它内 部力量的外延,„„环顾当时世界„„ 大清王朝 268 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 1) 结合英国 17— 18 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 文明的入口处。 ”( 4分) 材料二: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 2) 请写出 20世纪初与材料中“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说这一事件为改变“制度上的不足”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3分) 材料三:胡适在 1923年给友人信 中写到: 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影响。 ( 3分) 1(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 前很清楚,我 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