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xx-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每空 1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之中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万籁此都寂( 4)半亩方塘一鉴开(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罔、啄、籁、塘、鉴、愠 ,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理解性默写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选择诗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三、现代文阅读 ( 30分 ) ( 一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 17分 ) 父亲 ( 1) 其实,进城对父亲来说,不是幸福,而是辛苦。 记得当初房子刚装修好,我把他从老家接来。 刚进门,他眼里闪过一些兴奋的神色。 可是,他的兴奋只持续了很短时间 ,在钢筋混凝土构筑成的空间里,他不快乐。 他不习惯进门出门要换鞋,不喜欢吐痰吐口痰要顾虑半天。 就连坐在那欧式马桶上,他也感觉极为不畅,以至于便秘。 ( 2)那次,他只在城市里呆了两天就逃回老家。 后来,父亲说,住在城市里,如同坐牢,就那两天,让他觉得似乎生了一场病。 ( 3)几个月前,我回老家找父亲。 我告诉 他自己想到北京去实现梦想。 我说,家里那些我心爱的花草要人照顾,每个月家里都有太多繁冗的费用要缴,特别是,家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的样刊和稿费。 这一切,我放心不下。 ( 4)父亲很久 没说话,其实,他懂我。 他知道,一直以来,在我心里,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最后,他狠狠地抽了口烟说,你走,我进城帮你看家,你不能因为顾家而误了自己的前途。 ( 5)那些日子,父亲就像一个十分好学的小学生。 我会花上两个小时,教会他如何使用天然气;反复示范如何使用洗衣机;还有,我告诉他,哪张是电费卡,哪张是信用卡;何时到哪家银行去取款,何时到哪家银行去缴费。 父亲都一件一件用笔认真地记下来。 ( 6)我曾悄悄地跟踪过他,确信他能找到离家最近的菜市场,放心地看着他跑到两公里外的露天戏场,乐呵呵地看了场戏,又平平 安安回来。 后来,我决定走了,那天,我将冰箱里放满了食品,给了他一笔足够他生活半年的费用。 临走时,他到车站送我。 车子缓缓开动时,我对他说,回吧。 那会儿,风吹着他的白发,他像立柱似的站着不动,深情地注视着我渐行渐远。 那会儿,我想哭。 我真想立刻下车跟他回家。 ( 7)几个月的异乡生活,在无数个夜晚,我在梦里都能清晰地面对父亲那皱纹纵横的 面容。 于是,我回来了,我想,母亲不在了,我是父亲最大的牵挂,让他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他会寂寞的。 可是,在这样的雨夜,我回来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他。 ( 8)后来 ,邻居告诉我,我的父亲每天都会从乡下菜农那里批发一些蔬菜在后面的街市上卖。 ( 9)听到这话,我的心仿佛一下被击穿了。 我冲进雨里,在昏黄的街灯下,我发现,我的父亲披着雨衣,站在菜摊旁,正在不停吆喝着。 ( 10)那一刻,我鼻子发酸,眼里有股热流顺着两腮往下流。 我站在父亲旁边,接过他手中的那杆秤,用比父亲更大的声音拼命地吆喝着。 ( 11)面对我的责问,父亲憨憨地说,他不想闲着,卖菜,他一天能挣 10 元钱。 我很难过,真想对他说,他的女儿几乎每天都可以有他卖菜一个月的收入。 我给父亲倒了酒,第一次 ,专注地看着他喝。 ( 12)父亲到底老了,只是几杯酒,他竟喝醉了。 我把他扶上床时,发现他枕头底下有一个小本子。 随手翻开一页: “2 月 18 日,今天收到稿费 320 元,我卖菜挣了 9元钱。 早上吃了一碗糊辣汤,两根油条,中午吃了一碗肉丝面,晚上炒的是卖剩下的芹菜,今天开支共 5元。 另外还打了个电话回老家 „„” ( 13)我的泪水再次忍不住流了下来,透过泪光,我看见,我的父亲,脸上写满了沧桑。 我心里一阵不安,隐隐作痛,自觉罪孽深重。 我想,父亲对于孩子,是一种永远的恩赐,而孩子只能是父亲永远的负担。 15. 文中 三次写到我想哭我流泪的情景,试分析其原因。 ( 6分) 情景 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6. 从文中一系列的行为看,女儿是极孝顺的,请找出相关事例。 (至少写出三点) ( 3分) 17. 谈谈你对 “ 我想,父亲对于孩子,是一种永远的恩赐,而孩子只能是父亲永远的负担。 ” 的理解。 ( 3分) 18.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读罢本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及父母 “ 可怜 ” 的含义。 ( 5分) 【 答案】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