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xx-20xx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C. 周朝 D. 秦朝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 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判断正误,并在答题相应的方框内填,正确的填 A,错误的填 B) ,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国王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武王伐纣”。 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2070 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____朝建立。 公元前 221 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____朝建立。 ,在政治上主张“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_____”,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最后的决断权由 ______掌控。 四、材料与问答 ( 本大题共 3 小题 , 共 18 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 是以 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 《战国策 秦策》 ( 1)材料一中 “卫鞅”是指谁。 ( 1 分)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 ( 1 分) ( 2) 材料二中的“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 ” 指什么 措施。 ( 1 分 ) ( 3) 材料二中 “ 教民耕战 ”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其作用是什么。 ( 2 分)。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xx-20xx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相关推荐
的是 ( ) A. 当甲地水稻生长最旺盛时 , 乙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丙地发展稻 — 鱼系统有可能加剧当地用水紧张 C. 南美洲 因地形崎岖而很少发展稻 — 鱼系统 D. 戊地发展稻 — 鱼系统的优势条件是市场广阔 下图为 1971~2020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 GDP变化率, 图 14为 1971~2020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 GDP 碳排放。 读图回答 25 ~ 26
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 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12. 两次笑道“我中了。 ”,表现了范进怎样的心情。 (2分 ) ▲ 13. 文中众邻居对范进都热情周到,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 ) ▲
孤岛,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搭建起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的形成。 这是因为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建设学习型社会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④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 正确 . . 的是 A. Na、 Mg、 Al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所以还原性逐渐增强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所以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增强 C. N、 O、 F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所以 得电子能力依次 增强 D. Li、 Na、 K 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金属性逐渐减弱 19.将镁和铝的混合物
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 , 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 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 B. 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 C. 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 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 5小题。 第 21 题 13 分 , 第 22 题 14 分。 第 23 题 13 分 , 第 24题
b d O c F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只要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16.关于功率公式 P=W/t 和 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P=W/t 知,只要知道功 W和时间 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 P=Fv 知汽车的功率与牵引力 F 成正比 C.由 P=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 v 成正比 D.由 P=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