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宿迁市20xx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 , 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 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 B. 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 C. 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 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 5小题。 第 21 题 13 分 , 第 22 题 14 分。 第 23 题 13 分 , 第 24题 10分 , 第 25题 10 分 , 共计 60分。 21. (13分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 , 七十子之徒 , 散游诸侯 „„ 天下并争于战国 , 儒术既绌焉。 然齐鲁之间 , 学者独不废也。 于威、宣之际 , 孟子、荀卿之列 , 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 , 以学显于当世。 —— 司马迁《史记 儒林列传》 材料二 (董仲舒 )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 , 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 “ 天 ” , 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 论。 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 ,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 三纲 ” 论之不可 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 ,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 , 不接续源头活水 , 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 , 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 , 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 , 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 , 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 , 不致力于内部创造 , 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 , 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 因此 ,“ 三新 ” 之说相辅相成 , 相得益彰 , 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 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 “ 显学 ” 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 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5分 ) (2) 据材料二 , 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4分 ) (3) 据材料三 , 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 并结合所学知识 , 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4分 ) 22. (14分 )近代一批仁人志士提出 “ 商战 ” , 发展实业 , 以争取利权 , 挽救民族危亡 ,可称之为 “ 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 ” , 其发展与抵制洋货运动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 年 “ 五四 ” 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 , 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 , 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 , 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 “ 黄金时期 ”。 与此同时 , 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 据统计 , 1919 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 104 家 , 超过历年最好水平 , 1920 年更达到 142 家。 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 1919年为 65家 , 资金 44728300元 , 也是亘古未有。 材料二 1925 年上海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 由于运动期间禁止提取洋栈货 , 引起煤荒 和粮价上涨 , 既严重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商业利润 , 又波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 上海人民出现心理恐慌 , 运动难以持续下去 , 于是 , 在资产阶级各团体的纷纷要求下 , 上海总商会同意提取英日货。 同时 , 帝国主义为了反抵制 , 工部局停供华商电力达 2 个月之久 , 导致上海 13家华商纱厂被迫 停工 ,工人失业 6万多人 , 损失 326万元以上 , 严重危及上海民族纺织业的生存。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 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据材料二 , 指出 1925 年抵制日货运动 “ 难以持续下去 ” 的原因。 (6分 ) (2) 综合上述材料 , 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评述 “ 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 ”。 (要求:观点明确 , 史论结合 , 逻辑严密 , 表述清晰; 200字左右 )(8分 ) 23.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