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 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 4分) (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 6分) (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分 ) 22.( 13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 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 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 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 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 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 北代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 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的政策举措。 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 3分) (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 4分) 23.( 14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于西欧国家,迄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俾斯麦在 1881年时就看到,光用“鞭子政策”对付工人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辅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处境。 80年代初,德国规定 6天工作制,按时给工人支付货币工资。 1889年颁布残度和老年保险法,保险费由国家、雇主和工人缴纳。 到 l900年,领 社会保险费的人数达 500万人。 俾斯麦的社会立法开资本主又国家之先河,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 摘偏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大危机促使美国政府致力于社会保障事业。 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 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劝救济和失业救济。 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 1950年至 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 %。 —— 摘编自陈宝森《 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2O世纪 8O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把与社会福利有关的部分资产,如医院等出售给私人或私营部门;将某些社会福利项目的出资与管理责任交给私人组织;削减国家提供的福利。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看国家责任的减弱,如通过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审计、检查和评估等措施强化对它们的约束与控制。 —— 摘编自闵凡祥《国家与社会:英国福利观念的变迁与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研究》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推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时代背景。 据材料二,归纳罗斯 福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做法。 ( 3分) (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撒切尔政府改革社会福利的原因是什么。 ( 2分) ( 3)综合上述材科,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社会福利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为主题进行论证。 ( 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80字左右) 24.【选做题】本题包括 A、 B、 C、 D四小题,请选定。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xx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相关推荐
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铝粉的混合物NaHCO3 Na2CO3 Ca(OH)2 一、二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三.(本题包括 2小题,共 17 分) 15.( 6分) 根据下表中序号 1提供的探究样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要求方案尽可能简单) 序号 探究问题的两种不同猜想 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 1)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会议的召开 A. 中共十 二 大 B. 中共十 三 大 五大 ( ) ,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 ,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 1416 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 “邪说 ”是 C.“民主 ”、 “共和 ”思想 ( ) 25.“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 1500 年前后
供应却很紧张。 他马上创办了一家小型面筋加工厂,获利丰厚。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阿发创业成功的因素是 A. 市场需求 B. 生活环境 C. 环保意识 D. 兴趣爱好 20.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A.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 B. 国有企业职工的“铁饭碗” C.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D. 医疗保险制度 21.“一国两制”构想适用的范围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少数民族地区
ue (重视 ) education have children who do better in school than those children whose fathers don’t value education. What’s more, fathers who spend quality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may give their
9.图示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其机尾的 “ 棍子 ” 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大小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下列图能反映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 考点】 电磁感应. 【分析】 磁异探测器最终将信号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因此是一个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分析下面四幅图,找出发电机的原理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
A.铁和氧气点燃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在纯净氧气中点燃不能一步生成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故 A错误; B.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NH3+CO2+NaCl+H2O=NaHCO3↓+NH4Cl,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能一步实现,故 B 正确; C.海水中含镁离子,加入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