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xx届高三历史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2。 ,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 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 m243。 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 —— “传统”和“交流” —— 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 “ 新见”。 ( 4分,不得照抄材料) (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 立”思想。 ( 4分) ( 3) 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 识。 ( 6分,要求:材料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50字左右。 ) 22.( 11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到 19世纪 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 ,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 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 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 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 项目 1760年以前 1761~ 1796年 1797~ 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 改编自 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 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 20~ 30年代,在苏 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 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 13. 2%,土豆 7. 5%,牛肉 5%。 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 1953 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 432 公斤 和30公斤,比革命前 1913年的 540公斤和 31. 4公斤 还要低。 —— 吕奔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 1927~ 1939)》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 口的价值猛涨。 ” —— 摘自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 4分) (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 3分) (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 (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 2分) 23.( 15分)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 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 “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 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江苏省盐城市20xx届高三历史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试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