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xx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科版内容摘要:
lr= 22π=2πcm 2, 故答案为: 2π . 10.在 Rt△ABC 中, ∠C=90176。 , AB=5, AC=3,则 sinB= .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本题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也可以利用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解. 【解答】 解:在 Rt△ABC 中, ∠C=90176。 , AC=3, AB=5, ∴sinB= = . 故答案为: . 11.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4cm和 6cm,则其底角的余弦值为 或 .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 可分 4cm为腰长和底边长两种情况,求得直角三角形中底 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即可. 【解答】 解: ①4cm 为腰长时, 作 AD⊥BC 于 D. ∴BD=CD=3cm , ∴cosB= ; ②4cm 为底边时, 同理可得 BD=CD=2cm, ∴cosB= = , 故答案为 或 . 12.已知一组数据 1, 2, x, 5的平均数是 4,则 x是 8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考点】 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 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 x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 ∵ 数据 1, 2, x, 5的平均数是 4, ∴ ( 1+2+x+5) 247。 4=4 , ∴x=8 , ∴ 这组 数据的方差 = [( 1﹣ 4) 2+( 2﹣ 4) 2+( 8﹣ 4) 2+( 5﹣ 4) 2]=. 故答案为: 8, . 13.若 A(﹣ 4, y1), B(﹣ 1, y2), C( 1, y3)为二次函数 y=x2+4x﹣ 5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1, y2, y3的大小关系是 y2< y1< y3 .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 A(﹣ 4, y1), B(﹣ 1, y2), C( 1, y3)分别代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分别求得 y1, y2, y3的值,最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 【解答】 解: ∵A (﹣ 4, y1), B(﹣ 1, y2), C( 1, y3)为二次函数 y=x2+4x﹣ 5的图象上的三点, ∴y 1=16﹣ 16﹣ 5=﹣ 5,即 y1=﹣ 5, y2=1﹣ 4﹣ 5=﹣ 8,即 y2=﹣ 8, y3=1+4﹣ 5=0,即 y3=0, ∵ ﹣ 8<﹣ 5< 0, ∴y 2< y1< y3. 故答案是: y2< y1< y3. 14.如图,在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 A、 B、 C、 D 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AB、 CD相交于点 P,则 tan∠APD 的值是 2 .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首先连接 BE,由题意易得 BF=CF, △ACP∽△BDP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 DP: CP=1: 3,即可得 PF: CF=PF: BF=1: 2,在 Rt△PBF 中,即可求得 tan∠BPF的值,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连接 BE, ∵ 四边形 BCED是正方形, ∴DF=CF= CD, BF= BE, CD=BE, BE⊥CD , ∴BF=CF , 根据题意得: AC∥BD , ∴△ACP∽△BDP , ∴DP : CP=BD: AC=1: 3, ∴DP : DF=1: 2, ∴DP=PF= CF= BF, 在 Rt△PBF 中, tan∠ BPF= =2, ∵∠APD=∠BPF , ∴tan∠APD=2 . 故答案为: 2. 15.一块直角三角板 ABC按如图放置,顶点 A的坐标为( 0, 1),直角顶点 C的坐标为(﹣ 3,0), ∠B=30176。 ,则点 B的坐标为 (﹣ 3﹣ , 3 ) .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过点 B 作 BD⊥OD 于点 D,根据 △ABC 为直角三角形可证明 △BCD∽△COA ,设点 B坐标为( x, y),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 解:过点 B作 BD⊥OD 于点 D, ∵△ABC 为直角三角形, ∴∠BCD+∠CAO=90176。 , ∴△BCD∽△COA , ∴ = , 设点 B坐标为( x, y), 则 = , y=﹣ 3x﹣ 9, ∴BC= = , AC= = , ∵∠B=30176。 , ∴ = = , 解得: x=﹣ 3﹣ , 则 y=3 . 即点 B的坐标为(﹣ 3﹣ , 3 ). 故答案为:(﹣ 3﹣ , 3 ). 16.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1,以 AB为直径作半圆,点 P是 CD中点, BP与半圆交于点 Q,连结 DQ,给出如下结论: ①DQ=1 ; ② = ; ③S △PDQ = ; ④co s∠ADQ= ,其中正确结论是 ①②④ (填写序号) 【考点】 圆的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 ① 连接 OQ, OD,如图 1.易证四边形 DOBP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 DO∥BP .结合OQ=OB,可证到 ∠AOD=∠QOD ,从而证到 △AOD≌△QOD ,则有 DQ=DA=1; ② 连接 AQ,如图 2,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 BP.易证 Rt△AQB∽Rt△BCP ,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 BQ,从而求出 PQ的值,就可得到 的值; ③ 过点 Q 作 QH⊥DC 于 H,如图 3.易证 △PHQ∽△PCB ,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 QH,从而可求出 S△DPQ 的值; ④ 过点 Q作 QN⊥AD 于 N,如图 4.易得 DP∥NQ∥AB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 = = ,把 AN=1﹣ DN代入,即可求出 DN,然后在 Rt△DNQ 中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求出 cos∠ADQ的值. 【解答】 解:正确结论是 ①②④ . 提示: ① 连接 OQ, OD,如图 1. 易证四边形 DOBP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 DO∥BP . 结合 OQ=OB,可证到 ∠AOD=∠QOD ,从而证到 △A OD≌△QOD , 则有 DQ=DA=1. 故 ① 正确; ② 连接 AQ,如图 2. 则有 CP= , BP= = . 易证 Rt△AQB∽Rt△BCP , 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 BQ= , 则 PQ= ﹣ = , ∴ = . 故 ② 正确; ③ 过点 Q作 QH⊥DC 于 H,如图 3. 易证 △PHQ∽△PCB , 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 QH= , ∴S △DPQ = DP•QH= = . 故 ③ 错误; ④ 过点 Q作 QN⊥AD 于 N,如图 4. 易得 DP∥NQ∥AB ,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 得 = = , 则有 = , 解得: DN= . 由 DQ=1,得 cos∠ADQ= = . 故 ④ 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结论是 ①②④ . 故答案为: ①②④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题,共 72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解方程: x2﹣ 4x+1=0 ( 2)计算: sin30176。 +cos60176。 ﹣ tan45176。 ﹣ tan60176。 •tan30176。 . 【考点】 解一元。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xx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科版
相关推荐
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m. 14. (2020 成都市 ) 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 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 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数据。 估计该校 1300名学生一 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7小时的人数是 _______. 15. (2020成都市 )已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111
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 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 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
2)当 △ AB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 t的值; ( 3)如图 2,当 AP= AB时,过点 A作 AQ∥ BP,并使得 ∠ QOP= ∠ B,求证: AQ BP= 3. 28. (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点 P( x, y1)与 Q (x, y2)分别是两个函数图象 C1 与 C2上的任一点 . 当 a ≤ x ≤ b 时,有 1 ≤ y1 y2 ≤ 1 成立,则称这两个函数在 a ≤ x
. 16.如图,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老师测量学生的跳远成绩,其测量的主要依据是 . 17.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 2 倍少 36176。 ,那么这两个角是 . 第 16 题图 第 18 题图 18.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的顶点为 A(1, 1), B(1, 1), C(1, 2), D(1, 2), 点 P 从 A出发 同时 点 Q 从 C 点出发
[含 Co(OH) Fe(OH)3 等 ]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还原过程中 Co(OH)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铁渣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CoC2O4 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 下图为二水合草酸钴 (CoC2O42H2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 300 ℃ 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 ① 通过计算确定 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 ▲
m college when she was_______. A. twentynine B. twentysix C. twentythree D. twenty ( )7. The underlined word‘ degree.’ in the passage means________. A.温度 B.程度 C.学位 D.位置 ( )8. More people are t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