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xx届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B.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35.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 1969— 1974 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 这表明 A.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 B.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 C.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D.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 40. (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子龙( 1608— 1647),明崇祯十年( 1637)进士,崇祯十一年( 1638)夏,南寇北奴,日益滋大,陈子龙以“君子之学,贵于识时;时之所急,务之恐后”的紧迫感与徐孚远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之文,撷其精英,辑成《皇明经世文编》一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包括政治、典章、财经、军事、学校等,并根据现实问题 加作旁注,表达政治主张。 陈子龙等编辑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俗儒是古非今,撷华而舍实”的坏风气。 这部书的出版,对稍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实用之学起了先行作用。 崇祯十七年( 1644)明朝灭亡;陈子龙辅佐南明弘光朝,清兵陷南京后,于 1647年投水殉国。 —— 摘编自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等 材料二 除了追求自身的修养,理学还提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但这却被很多自诩为理学家的人所忽略。 因此出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理学发展路向,即“理学修身派”和“ 理学经世派”,前者以倭仁为代表,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后者以曾国藩为代表,更注重建功立业。 曾国藩率湘军战胜了太平军,暂时保住了满清政权;之后,他又提倡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 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出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责任。 “理学经世”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精髓,他认识到:理学 —— 经世 —— 躬行是理学经世思想的全部,而且只有躬行才是理学经世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 而在实践中,他又始终将道德主义与实用主义相胶合,前者是本,后者是用。 这再一次证明了曾国藩是“我国旧有教育理论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 之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