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xx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1P 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 a、 b 连续两个分裂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D 段一个细胞中一定有 2 条 Y 染色体 B. GH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有两条 Y 染色体 C. IJ 段一个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可能有 8 条 D. GH 段一个细胞中含 32P 的染色体一定有 8 条 25. 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 XX的是雌雄同体, XO(缺少 Y染色体)为雄体。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 C. 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 , F1 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 F1 个体间相互交配, F2代表现型及 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 9∶ 3∶ 3∶ 1。 若 M、 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27. 下面 4个图都为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黑色表示患者),正确的描述是( ) A.①中两个女儿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B.②中两个女儿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C.③中两个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D.④中两个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28. 人的 TSD病是由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 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的基因型为 aa。 下 列原因中最能解释 Aa 型个体像 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 : A阻止了基因 a的转录 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 A转录的抑制蛋白 a突变成 A,因此没有 Aa 型的成人 29. 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 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 1: 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 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30.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 某种鸟( 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 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 D+控制灰红色, D控制蓝色, d控制巧克力色,D+对 D和 d显性, D对 d显性。 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 6种 B.蓝色个体间交配, F1 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灰红色雌鸟与蓝 色雄鸟交配, 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 1/2 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 42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二 、非选择题( 5题,每题 12分,共 60分) 31.( 12分)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1) A 组实验中 50%酒精的作用是。 在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用到酒精,其酒精所起的作用是。 ( 2) B组实验中, 应该选择 为材料 制作临时装片。 ( 3)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和细胞质中 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据图回答: 最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是 时期,在 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 在 de时期, mRNA含 量少的原因是。 32.( 12分 )为了研究 2个新育品种 P 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 1)图 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