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xx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同, C 错。 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 D错。 7.“冷岛效应”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 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 D错。 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 C错。 8.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 A、 B、 C错。 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D对。 考点:“冷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影响“冷岛效应”强弱 的因素。 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随地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推断 40~ 90千米处地形应为 A.山脉 B.峡谷 C.盆地 . D.丘陵 10. 据图示信息推测, 0~ 40千米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 11. 区域农业生产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 A.干旱 B.洪涝 C.水土流失 D.低温冻害 【答案】 A B 1 A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图中 40~ 90千米处降水量明显增多,最可能是山地的强烈抬升,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应为山脉, A对。 峡谷、盆地没有抬升作用,丘陵地形的抬升作用弱,降水不会明显增多, B、 C、 D错。 10. 据图示信息, 0~ 40千米处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说明气候较干旱,不可能是热带雨林,A错。 图示区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约 1000mm,不可能是热带荒漠,最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自然景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