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内容摘要:
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 50 m L molL- 1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______。 (均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 Ⅱ 、 为了提高煤热效率,同时减少煤燃烧时的环境污染,一般先将煤转化为洁净的燃料。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主要化 学反应为: C+H2O===CO+ H2, C(s)、 CO(g)、 H2(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 O2(g) ===CO2(g) ΔH 1=- kJ/mol H2(g)+ 12O2(g)===H2O(g) ΔH 2=- kJ/mol CO(g)+ 12O2(g) ===CO2 (g) ΔH 3=-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下列循环图 试回答 : (1)根据以上数据 , 请你写出 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 1molCO(g)和 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 1molC(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填 “多 ”或 “少 ”)。 (3) 请你判断 ΔH 1 、 ΔH 2 、 ΔH 3 、 ΔH 4 之间的关系式。 (4)甲同学据此认为: “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是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 乙同学据此认为: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仅从能量观点看,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出现错误观点的原因是。 9. Ⅰ 、将物质的量均为 A、 B 混合于 5L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 B 2C,在反应过程中 C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1)T0对应的反应速率 v(正 ) v(逆 )(用 “= ”、 “> ”或 “< ”表示,下同 ); (。四川省简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相关推荐
同, C 错。 和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差异无关, D错。 7.“冷岛效应” 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 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 D错。 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 C错。 8.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 A、 B、 C错。 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D对。 考点
的周期 T= =π,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可求函数 f( x)解析式,令 2kπ﹣ ≤ 2x﹣ ≤ 2kπ+ , k∈ Z,可得函数 f( x)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答】 解: ∵ 函数 的周期 T= =π, ∴ 将函数 的 图象向右平移 个周期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f( x)=2sin[2( x﹣ ) + ]=2sin( 2x﹣ ), ∴ 令 2kπ﹣ ≤ 2x﹣ ≤ 2kπ+ ,
铝的末温;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热量会从铝块传给铜块. 故选 B. 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和 B,使 A带负电, 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 A和 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A, 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 B, 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B,
代号 )________.请在虚线框内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并将图的实物连线.但用该电路电阻的测量值 ________真实值 (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如果金属丝直径为 D,长度为 L,所测电压为 U,电流为 I,写出计算电阻率 ________. 9.( 15 分 ) 一 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 64m 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
A.将促进亚欧间贸易的发展,缓解亚欧间的利益冲突 B.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 C.促进我国对外开放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D.将加大我国的出口 ,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2月 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规定:“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 ”这项规定的意义在于 ,确保执法公平公正
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 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 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