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十三章第六节安全用电说课稿内容摘要:
——知识的学习 安全电压 (5')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 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 U=IR 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 、推理的能力。 (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 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 36 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 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 (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 ) ,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 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 V以下使用。 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北师大版第十三章第六节安全用电说课稿
相关推荐
1 23 3 3 3 4 4f (2) 22( ) 2( 2 c os 1 ) ( 1 c os ) 4 c osf x x x x 2273 (c o s ) , ,33x x R 23 co s 4 co s 1xx 因为 cos [ 1,1],x 所以当 cos 1x 时 ,
),不讲哥们义气。 二、 名词解释:( 6 分) 公共秩序: 三、 判断:( 20 分) ,全靠自己的聪明和努力。 ( )。 ( ) :“做学校的小主人,就是要把学习搞上去,其他的事情做不做都无所谓
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 . ④.换用“ 10”的欧姆档,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 ⑤.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那么这个学生在实验中有哪些操作是错误的 ?(三个错误) 错误一:
864237 . 137 . 237 . 23736 . 83737 . 539 . 839 . 2393839 . 541403938373672666054484236302418126 3.如图,这是一位骑自行车者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回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你
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 想到 “井底 ”与 “铅色 ”,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1923 年 8 月 31 日作 阅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 9 分) (1)本段前两句描写秋虫集居的鄙野乡间,请概括这鄙野乡间的特点 (8 个字以内: )。 (2)本段从哪几方面描写 “秋虫的合奏 ”。 (10 个字以内。 )。 (3)本段描绘秋虫的作用是。 对第四段的分析,正确的几项是 ( ) ( 4
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第一次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27.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 …… ..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 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于是开始了 (运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