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期末自我测试题内容摘要:

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 材料 2 1933 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 材料 3 1934 年 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 ’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 请回答: ( 1)材料 3 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 ( 2 分) ( 2)材料 1 反映了张 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 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 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 ( 8 分) ( 3)比较材料 2,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分) (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 ( 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 陈毅贺“七大”闭幕 请回答:材料中的“百年积弱”和“八载干戈”各指什么。 六、问答题(第 1 题 12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4 分 ) 佟麟阁生前曾激励将士们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佟麟阁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观点一:体现了他做人不怕死的勇敢精神。 观点二:体现了他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 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为什么。 1945 年 9 月 5 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社论中说:“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 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 概 述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活动。 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七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单元跟踪测试题 AB 卷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 卷 综合能力拓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4.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是 A、中共代表团的调停 B、国民党内亲英美派的努力 C、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的活动 D、张、杨发动事变的初衷 5.国共两党再次合 作正式实现的主要背景是 6.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表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