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期末自我测试题内容摘要: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 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三、列举题(第 1 题 4 分,第 2 题 6 分,共 10 分) 列举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至少各 2 个) 列举孙中山组织建 立的革命团体或革命政党(名称、时间、地点) 四、材料分析题(第 1 题 6 分,第 2 题 5 分,共 11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杀害时留下的遗言。 请回答: ( 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什么人。 ( 2)他为什么感到无力回天。 ( 3)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①上文出自哪篇小说。 作者是谁。 ②上文批判了什么。 五、简答题(第 1 题 6 分,第 2 题 9 分,共 15 分)。 简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七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单元跟踪测试题 AB 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B 卷 综合能力拓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2. 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不包括( ) B. 奕訢 C.曾国藩 3.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下列活动中,属于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C.《马关条约》签订 “门户开放”政策 6.维新派最早创办的报刊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期末自我测试题
相关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 ——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 材料二 “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① 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诞生。 ② 材料二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决议。
a feel ang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id Chen Jie go swimming with her paren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 Joh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 材料 2 1933 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 材料 3 1934 年 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 ’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
____________同日本首相 ________________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901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意、俄、德、美、日、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_____________》。 它的签定,标志着中国 _______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______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____
于 280 米,那么 x 应满足的不等式为。 14. 点 A(- 5, 1y )、 B(- 2, 2y )都在直线 xy 2 上,则 1y 与 2y 的关系是。 15. 某歌碟出租店有两种租碟方式:一种是用会员卡租碟,办会员卡每月 10元,租碟每张 6角;另一种是零星租碟每张 1元.若小强经常来此店租碟,当每月租碟至少 张时,用会员卡租碟更合算. 三、解答题 16. .解不等式 (组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_________,他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于是他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从行业看,着重 _________的发展;从地区之间发展看,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