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财政部财务业绩评价模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定为 1。 B、调整修正系数的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调整修正系数=功效系数 功效系数= [(某修正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 C、单项修正系数的计算。 它是利用基本修正系数及调整修正系数之和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14 单项修正系数=基本修正系数+调整修正系数 ( 2)确定某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 各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是对初步评价得分进行修正的依据,由每部分各项修正指标综合修正系数决定。 A、某项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 它是由单项修正系数乘以该指 标在本部分的权重求得。 计算公式为: 某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某项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该修正指标权重 修正指标权重=修正指标权数 /该指标所在部分的修正指标权数总和 B、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它是该部分各项修正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 某部分的综合修正系数= ∑ 该部分各项指标综合修正系数 ( 3)计算修正后的得分。 根据各部分综合修正系数各该部分的初步评价得分,求出各部分的修正后得分,再将各部分的修正后得分进行加总,求出修正后总分。 修正后总分即为基本评价得分。 其计算公式为: 每部分修正后得分= 综合修正系数 该部分的初步评价得分 最后修正总分= ∑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亏损企业利润增长率修正系数的特殊规定 对于企业三年利润增长率指标,如果企业当年或三年前利润出现过负值时,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单项修正系数: ① 由亏损变为盈利的,单项修正系数为 ; ②实现减亏的企业,单项修正系数为 ; ③ 由盈利变为亏损的企业,单项修正系数为 ; ④ 亏损增加的企业,单项修正系数为。 (四)企业效绩定性评价计分方法 定性评价是运用评议指标综合考察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相关非定量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判断。 具体做法是: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判定实际指标达到的等级,然后再计算评议指标得分。 评议指标具体内容及等级标准,参见本节评价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 1)评议人员按照评议参考标准,以综合分析判断的方式,确定各项评议指标应取的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对应的参数。 评议指标及等级参数如下: 评议指标级别 等级参数 优( A) 1 良 ( B) 中( C) 低( D) 差( E) 15 ( 2)将每位评议人员对指标的评分加 总,再除以评议者人数,得到各项指标的最终分数。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每项指标得分。 单项指标分数= ∑ (单项指标权数 每位评议人员选定等级参数) /N 其中: N— 表示参加评议的人员数,最低不得少于 5 名。 ( 3)计算评议指标所得的总分。 评议指标总分是在单项指标分数基础上加总而得,其计算公式为: 评议指标总分= ∑ 单项评议指标分数 在评议过程中,如果被评价企业会计信息发生严重失真、丢失或因客观 原因无法提供真实、合法会计数据资料等异常情况,以及受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改变等重大因素影响,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数据已无法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时,经相关的评价组织机构批准,可单独运用评议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得出评价结论。 ( 4)评议指标计分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A、综合分析原则。 在对评议指标进行评议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各项指标的内容,充分考虑各项潜在因素的影响,结合评价对象经营的总体情况,确定评议指标得分。 B、稳健稳妥原则。 为使评议结果不致对公众产生误导,使评议结果充分反映经营风险,对每项指标要慎重确定等级。 对某些所含风险较大,有可能威胁企业正常经营的因素,应予充分关注,并视风险大小适当调整评价等级。 C、长期发展原则。 对评议指标的评价,不仅要立足于评价对象当期经营状况,还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经济周期变化、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对企业发展潜力做出评判。 D、客观公正原则。 评议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必须以客观公正为工作准则,对企业效绩做出与客观实际相符的评议结论。 (五)综合评价计分方法 综合评价是运用整个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对评价对象做出的综合评价结论。 具体根据评议指标得分,对基本评价结论进行校正 ,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评价得分=修正后评价总分 80%+评议指标总分 20% (六)相关问题的统一规定 ( 1)评价标准值的选用必须保持前后一致性,每次评价只能采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值,不同类型 的标准值不能混用。 16 ( 2)基本指标的实际得分不能超过指标权数。 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大于优秀值时,该指标的得分是指标权数;当基本指标的实际值低于较差值时,该指标得零分。 ( 3)单项指标的计分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综合分数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 4)对评价结果产生异议并确实存在重要客观因素时,评 价工作组可将评价结果提交专家咨询组论证专家咨询组认为确需调整评价结论,可对评议指标重新评分。 其中,对大型企业的调整结果应提交上一级评价组织机构复议。 ( 5)对于集团企业的评价,原则上以集团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为基础资料。 如果集团企业户数在某一行业的集中度超过 70%,则采用该行业标准值进行评价;如行业集中度低于 70%,则采用全部行业平均标准值进行评价。 ( 6)对经营多个主业企业的评价,可先从不同主业指标分别评价计分,再将各主业综合评分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 四、评价结果及其比较 (一)效绩评价结果 企业效绩 评价结果分为初步评价结果、基本评价结果、定性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四个层次。 ① 初步评价结果。 是采用基本指标进行评价后的得分; ② 基本评价结果。 是采用 16 项修正指标对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后的得分; ③ 定性评价结果。 是采用八项评议指标进行评价后的得分; ④ 综合评议结果。 是将基本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所得出的最终评价的分数。 (二)综合评价结果的分级 综合评价的结果,用 5 等 10 级制表达(见表 45)。 表 45 资本金效绩评价表 等 别 级 别 分 数 A A++ 10095 A+ 9490 A 8985 B B+ 8480 B 7975 B 7470 C C 6069 C 5059 D D 4049 E E 39 分以下 17 综合评价的评价类型用字母表示,包括优( A)、良( B)、中( C)、低( D)、差( E)五种,评价级别是指对每种类型再划分级次,采用在字母后标注 “ +、 ”号的方式表示。 当综合评价得分属于 “ 优、良 ” 类型企业时,以本类分数段最低限为基准,每高出 5 分(含 5 分,小数点四舍五入),提高一个级别。 如 A 类,当综合评价得分在 85— 90 分(含 85 分)为 A, 90— 95 分(含 90 分)为 A+,95— 100 分(含95 分)为 A++; B 类 70— 75 分(含 70 分)为 B, 75— 80分(含 75 分)为B, 80— 85 分(含 80 分)为 B+;当综合评价得分属于 中 类型时, 60 分(含60 分)以上用 “ C” 表示, 60 分以下用 “ C” 表示;当综合评价得分属于 低 、 差 类型时,不再分级别,直接用 “ D” 、 “ E” 表示。 企业效绩综合评价结果以 PR(Performance Rating 效绩评价 )加评定等级作为基本标志符号,如 “ PR A— 优 ” 、 “ PR D— 低 ”。 (三)企业分析系数与行业比较分析系数 分析系数是指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部分评价内容各自的基本评价分数与该部分权数的比率。 由于在测算时分子是该部分的实际得分值,分母是该部分的权数,而按照评价计分方法算出的某一部分的实际得分小于或等于该部分权数,所以比较分析系数介于 0— 1 之间,该值越接近 1,说明企业该部分指标越好。 以财务效益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财务效益系数=财务效益基本评价分数/财务效益权数。 通过测算企业分析系数,有助于直观地判断企业效绩四个方面的实际状况。 将企业的 分析系数与行业比较系数进行对比,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绩。 行业的比较系数计算方法是:运用多户评价方法,对某行业全部企业进行多户评价,然后分别选出单部分内容基本评价得分最高的企业,将该企业该部分基本评价分数与该部分权数相除,所得比率即是某行业的比较系数。 18 五、评价报告 企业效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效绩评价的综合评述,是用来说明评价目的、程序、标准、依据、结果以及基本结论的文件。 (一)评价报告内容 评价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 1)正文。 评价报告正文的主要包括 企业基本情况描述、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评价结论、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等内容。 ( 2)附录。 评价报告附录主要包括有关评价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等内容。 (二)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在评价报告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四个主要方面的文字描述,在描述中要用有关数据对照标准值,运用行业分析系数进行分析说明。 ( 2)对企业所得的评价结果需要有充分的说服力。 ( 3)评价报告的语言应简洁、规范,灵活运用图表分析对比,字数应控制在3000 字 左右。 ( 4)评语表达应明确,尽量避免产生歧义。 ( 5)对于因特殊因素影响而未按分数线评定等级的企业,应在评语中予以必要的说明。 ( 6)评价报告内容要维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 7)可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评价报告完成后,审计人员应据此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其财务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19 六、案例研究 以下是审计人员李光明在接受委托对东华机械厂法定代表人王明任职期间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情况。 (一)搜集效绩评价资料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效绩进行评价时,首先应获取被审 计单位效绩评价的有关基础资料,包括企业效绩评价基础指标表(见表 4— 6)和其他相关资料。 表 4— 6 企业效绩评价基础指标表 企业名称:东华机械厂 评价年度: 20xx 年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金额 项目 行次 金额 年初流动资产 1 572,311, 待处理资产净损失额 33 0 年末流动资产 2 552,165, 不良资产合计 34 587, 年末应收账款 3 132,507, 经营亏损挂账 35 0 年 初应收账款 4 146,726, 销售收入 36 410,004, 年初存货 5 76,761, 销售折扣与折让 37 528, 年末存货 6 113,276, 销售成本 38 316,924, 年末长期投资 7 736, 销售费用 39 11,100, 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8 159,321, 销售税金及附加 40 1,190, 年初固定资产原价 9 236,919, 销售(营业)利润 41 80,261, 年末固定资产原价 10 245,309, 管理费用 42 19,352, 年初累计折旧 11 72,217, 财务费用 43 1,424, 年末累计折旧 12 85,987, 利息净支出 44 1,465, 年末土地资产 13 利润总额 45 94,336, 年初资产总计 14 843,902, 净利润 46 79,951, 年 末资产总计 15 838,91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7 17,439, 年末流动负债 16 209,133, 上年销售收入 48 364,201, 20 项目 行次 金额 项目 行次 金额 年末负债合计 17 217,758, 上年利润总额 49 62,204, 年末长期负债 18 8,624, 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 50 604,207, 年末少数股东权益 19 0 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 51 68, 724, 年初所有者 权益合计 20 604,207, 三年前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 52 498,752, 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 21 621,158, 53 (二)进行初步评价 计算各指标实际值 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